近年投資理財意識高漲,「提早退休」成為熱門話題,但當許多人步入中年時期,想退休卻又不敢大膽放手,關鍵因素往往卡在「財務準備」。但究竟要多少錢才足夠,能達到輕鬆退休的目標?
一名網友在PTT以「科技業45歲就能退休的比例高嗎」為題發文,表示科技業是台灣龍頭產業之一,工程師也是令人心生嚮往的職業,雖然薪水沒有以前高,但還是足夠讓普通人羨慕,發問,「台灣科技業45歲就能退休的比例高嗎」,如果45歲就退,還可以玩30年以上,真的是很愜意的生活,「科技業到底45歲或50歲就能財富自由退休的比例高嗎?有沒有30%或50%呢?」
退休重3件事 「記帳」為首要
45歲就退休的樂活大叔田臨斌分享,提早退休事前必須做好3件事的準備。一、「規律記帳」,他認為,為能清楚估算退休後日常生活所需開銷,「記帳」是必要的。「絕對不可以停,每天都要記,並且要很有紀律性」,他持續不間斷地規律記帳長達3年多,讓他迅速描繪出未來詳細財務狀況,漸漸地,到底退休金要準備多少?金額也就愈加清晰。
二、「買醫療、長照保險」。他說,「如果沒有足夠醫療保險,等到年紀大就是一場病,很可能把所有積蓄一下就花光」,越年輕開始買醫療保險越好,他坦言是在30歲時,著手規劃投保各類醫療保險。
三、「準備是買間自住房」。田臨斌表示,退休後擁有一間自己住的房子很重要,退休的自住房跟年輕時工作所居住的地區,不見得完全劃上等號」。他不建議在台北打拼的年輕人在台北買房,「我覺得台北的房價根本不值」。雖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但田臨斌退休後,反而選擇到南台灣的高雄定居落腳。
田臨斌分享,「準備時間越長越好,很多人過了50歲都沒有做,難道一輩子都不退休嗎?一切都是越早越好,但是永不嫌遲」。
退休投資組合「債券型ETF」 保守型占比建議5成
近2年全球壟罩在新冠肺炎之下,經濟走勢也隨疫情的動向而波動,以美國S&P 500指數為例,2020年2月至3月疫情爆發期間,最大回檔幅度達-33.92%。回顧歷史,近20年間全球發生多起風險事件,因市場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攀升,導致股市下挫,做好資產配置可以幫助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是規劃退休理財不可或缺的一環。
國泰20年美債ETF(00687B)基金經理人鍾郁婕表示,投資人可依據個人風險偏好彈性調整,積極型投資人可拉高股票比例至7成以上,保守型投資人則可調高債券投資比例至5成。
台灣上市債券型ETF約90檔
納入債券型ETF可強化退休資產的穩健度,目前台灣上市上櫃的債券型ETF有約90檔可選擇,其中美國政府公債相關的ETF約有18檔,投資等級以上的公司債約有45檔,部分公司債指數又有特別篩選特定產業的公司,像是金融產業債、科技產業債等,建議一般投資人可先以美債或是綜合型的投資級公司債為標的,以避免單一產業的風險事件。
此外,高收益債券是指信用評等較低的債券,代表債券發行人違約不支付本金與利息的機率較高。鍾郁婕提醒,雖然高收益債券通常有較高的利息報酬,但風險也相對提高,投資人若是想規避股票報酬的波動度,建議以信用評等在BBB以上的投資級公司債或是美國公債為主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