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中國武漢市發現第一起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病例,疫情很快就蔓延至全世界,造成全球大流行。在2020年6月22日,全球感染人數已達906萬人,並造成47萬名死亡病例。
2020年3月,疫情蔓延至歐美各國,造成全世界股價大暴跌。日經平均股價指數從2020年1月的高點下滑約32%;美國紐約道瓊指數也從2月創下歷史新高以來,下滑了大約38%。
從2月中旬到3月中旬,大盤宛如尼加拉瀑布般,以陡峭的角度傾瀉而下,簡直完美示範何謂「暴跌」。
在疫情造成衝擊前,歷史上已有過數次暴跌紀錄:1990 年代的經濟泡沫破裂、2000年的網路泡沫破裂、2001年的美國911 事件、2006年的活力門事件、2008年的金融海嘯。股市一路經歷了許多衝擊,但這次疫情和過往不同的是,為了防止疫情擴散,各國政府針對人們外出、移動、出入國都設下了嚴格限制,使經濟活動幾乎完全停擺。
有人將因雷曼兄弟公司破產而引發的金融海嘯稱為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機,但當時人們仍會在晚上逛街、唱卡拉OK。另一方面,2011年的311大地震以日本東北地區為中心,雖然造成了重大災害,但災區以外的餐廳和居酒屋仍照常營業。
各種大大小小的經濟活動,尤其外食、旅遊、購物等消費活動,從未在這麼長的期間、這麼廣的範圍停擺。當時新冠病毒的專用疫苗尚未發明,我們也無法得知何時會出現第二波、第三波疫情,可說是處於不可能預測未來經濟的狀況。即使如此,如上一頁圖1 所示,奇妙的是日經平均股價指數在3月出現最低點以來,到了6 月上旬已回升至23,000 點大關。
有人說「股價是一面反映人類經濟活動的明鏡」。如果此言為真,那麼照理說應該會繼續下跌才對,畢竟經濟情況仍持續低迷,堪稱「史上最差」也不為過。然而,為什麼股價不會「自主管理」「居家隔離」,反而還「少根筋」似地上揚了呢?就讓我來解答吧。
股價與其說是反映實際經濟狀況,不如說是人們認為「疫情總有一天會消失,全世界將會恢復原先的活絡」,就是這樣的「期待」帶動了股價的變化。帶動股價的關鍵,是投資人的心理狀態,也就是期待、希望、恐懼和不安。股價確實是一面明鏡,但映照出的是這些情緒。我在觀察疫情中的股價變動時,發現了幾個真相。
本文來自今周文化<63張圖教你漲跌都能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