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及家庭解構的轉變,養兒不一定能防老,而定存利率長期低檔、實質薪資幾無成長,最近地緣政治讓今年的市場動盪不安,加上升息與通膨等議題已是擋不住的趨勢,若想依賴傳統定存累積退休金,恐已成遙不可及的夢想。面對這樣的狀況,四、五十歲,即將再十年、二十年後退休的壯年族群,要如何選擇適當的理財規劃,近而擁有老有所終的生活?
理財金三角 退休自救不二法門
台灣已經邁入「老年化」及「少子化」的現象,在子女數減少的情況下,台灣老人朝向獨居生活比率逐年攀升,根據國發會公布的「未來人口推估」結果,台灣總人口預計民國154年將約只有1,735萬人,其中年齡15~64歲的工作人口預估862萬人,且到154年,台灣老化指數高達450.1、人口年齡中位數將落在57.8歲,預計養育撫養負擔大增,預估二○三○年起多數老人得不到子女財務支援,必須依賴社會福利及公共服務。
有句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唯有開始盡早做好投資理財及存退休金規劃,用時間的複利讓錢滾錢,才是讓自己退休生活踏實的良方,但很多人因年輕時對存錢、投資理財觀念薄弱,淪為月光族,面臨現在已經超過40 歲了,想從頭開始累積退休金是否來得及?
「退休金的金額設定,取決於你退休後想要過甚麼樣的生活,也取決於你目前的工作收入和預算支出。」《聰明的ETF投資法》作者雨果以自身經驗表示,他也是在股市上繳百萬學費,從中學到的教訓,才開始鑽研金融常識,研發出一套在退休金需求試算表、以及個人化預算規畫表,讓不懂得如何設Excel算式的民眾,也可量身規畫屬於自己的退休金,和每個月的支出、收入預算。
雨果透過表格解釋不同年齡開始存錢的差別,舉例來說,設定目標65歲退休,退休金要達到2千萬元,每年投入年化報酬率7% 的資產配置中,從25歲開始到55歲的差別。
雨果表示,如果目標是在65歲的時候累積到2千萬元的退休金,若是從25歲開始,在未來的40年中,每年都投入93,628元,相當於每個月7,802元,每個月只要不到8千元就可達成;如果是35歲才開始,每年投資金額就要提高到197,876元,相當於每個月16,490元;45歲開始就要增加到每年455,942元,每個月則是37,995元,55歲開始則需要1,352,850元,那每個月就要投入112,738 元。每晚十年金額就需要增加快一倍,但到了55歲才要準備退休金,每個月金額就要比45歲時多增加近3倍。
雨果提到另一個方法❷的計算公式,若是在25歲可以一次投資一筆約133萬元的資金到年化報酬率7%的投資組合中,之後就不需要再投入任何一毛錢,65歲時一樣可以達到2千萬元;35歲投入就要準備約260萬元,到45歲就要520萬元,而55歲就要準備1,020萬元,每晚十年就需要準備多一倍的資金,所以準備退休金真的要趁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