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退分紅你領到多少呢?新制勞退基金2021年大賺2,836.8億元,3月初勞保局完成收益分配,有約1,225萬戶領到分紅,逾半數勞工分配金額超過1萬元,超過5萬元者,約149萬戶,甚至有民眾領到將近19萬的勞退新制分紅,讓人心生羨慕!
而提高分紅的關鍵就是「自願提繳」,除了雇主每月6%提繳外,勞工也可自行提繳最高6%的退休金,雙倍本金投入,累積速度也就加倍。不過分配到的勞退分紅還不能領出來,而是會連本帶利,滾入下一年度投資,直到滿60歲時才能領出。但問題是,到了60歲所累積的勞退基金真的夠我們安心退休嗎?退休到底要準備多少錢呢?
美國學者William Bengen所提出的4%法則是最簡單試算退休準備金的公式(退休金每年生活費4%),但隨著低利率時代來臨、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以及醫療安養照護費用的增加,所謂的4%法則可能已經不管用。
《聰明的ETF投資法》作者雨果舉例,以收入高一點的中產階級,但年紀更靠近65歲退休年齡為例來說明,年齡40歲的中年人,年薪200萬元,同樣試算兩種情況,一個是在年滿65歲時要退休,並且還可以享有如目前年收入200萬元的被動收入,另加兩個情況是可以接受退休後為目前年收入的75 折,大約為150 萬元,與年收入5 折,大約為100 萬元的條件。
計算40歲~65歲這二十五年期間的通貨膨脹,然後再反推他的退休金累積計畫,每年通貨膨脹率一樣設為平均2%,初始本金一樣為年薪200萬元,每年投入的金額設為40 萬元。
從表1中可以看到,若要在65歲繼續領到相當於40歲時的200萬元的被動收入,用4%法則反推,則會需要8,200萬元的退休金,若是可以接受75折,大約是150 萬元的收入,退休金則需要6,150萬元,年收入100萬元的退休金則會需要4,100 萬元,這看起來是很龐大的數目,難怪人家常說,高收入的人為了維持原本的生活品質,反而比一般人更難退休。
表2列出每個年齡階段可以累積到的退休金金額,用起始本金200萬元投入年化報酬率8%的投資組合中,再加上每年固定存入40萬元,到56歲時可以累積到1,860萬元;65歲時可以達到4,254萬元,也就是滿足年收入5折,每年有100萬元的退休金條件;而到69歲可以累積到5,980萬元,接近年收入75折,每年有150萬元的退休金條件,若是堅持要維持如目前年收入200萬元的價值,則要持續投入到73 歲才能達到目標8,330萬元,而隨著退休年齡的延後,其所需要的本金又會比原本計算在65歲退休時所需要的更高。
看到這樣的數字應該會思考到底是要在65 歲退休,省一點花用,過上相當於目前每年100 萬元收入的生活,還是要撐到73歲過每年200萬元的退休生活,建議多看看65歲以後的長輩實際生活花費,才能擬定一個比較貼切現實的退休金目標。
如果這個40歲中年人的案例屬於晚婚族,也需要在中間停止十年投入資金,表3試算,由於距離退休的投資時間已經不長,中間還要中斷十年增加資金,原本的條件已經無法滿足,真的想這樣做的人必須要將初始本金增加為500萬元,並且增加每年投入的資金至50萬元,建議想要中間中斷投入,最好先準備較高的初始本金才能得到目標。
由於初始本金就有500萬元,在一開始的五年就能累積到約980萬元,然後中斷投入十年,到55歲時退休金可累積到2,110萬元,56歲再繼續每年投入50萬元資金,到62歲時可以累積到第一階段的4,100萬元,達到年收入5折的退休標準。而要達到年收入75折的退休標準,則要等到67歲累積到6,340萬元才夠用。若想滿足目前200萬元收入水準的退休金,需要等到70歲累積到8,160萬元,越晚開始存退休金,每年所需要投入的資金就越高。
清楚自己需要準備多少退休金,再來就是擬定如何運用投資理財達到增加收入,國泰投信投資顧問部主管楊正豪分析,為了對抗市場的波動,股債資產配置、分散投資顯得更重要,因為股票和公債存在負相關性,可有效降低系統性風險。過往退休後的配置通常以80~90%的債券,搭配10~20%的股票為主,然而因為現在利率仍低,股票比重就必須提高。
投資人可利用兩招打造月退俸提款機:一、鎖定存股型ETF例如高股息ETF基金 作為股票的配置,季配息提供穩健現金流;二、再搭配以債券為主的退休型產品,如目標日期組合基金,可選擇到期後平均每月買回,達到類似月退俸的效果。兩者相輔相成下,等於是養了兩隻金雞母,固定時間會下金蛋,同時又能夠有資產配置,降低投資風險,即便退休照樣也能領分紅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