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005年起陸續推出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商品,吸引扁嫂投入4千萬購買,曾經風光一時的REITs,2007年之後因住宅及商用不動產價格巨幅下跌外,大量去槓桿化也造成REITs公司股價一度崩跌超過90 %。當2008年9月雷曼兄弟宣佈破產時,過去具有穩定性收益的REITs被投資人大量拋售,投資者風險趨避意識上升,紛紛進行避險,造成CDS利差持續飆升,最高點接近900 bps,隨後美國政府宣布「短期資產抵押證券融通機制」(TALF)政策為市場注入流動性,CDS利差逐步下降。
隨著各國房屋銷售數據改善,2009年以來REITs公司股價從谷底反彈,逐漸走出次貸風暴的陰霾。由於各國紛紛提出救市措施,經濟出現復甦契機,除住宅及商用不動產價格上揚、經濟基本面數據持續好轉外,也看到REITs公司在籌資管道及信用成本方面都改善許多,成為REITs公司獲利好轉的最大助力。
近期則由於聯準會升息與全球貨運塞港引發物價持續上漲,通膨高升,部分廠商提高庫存量,挹注物流倉儲需求持續火熱。根據統計,2019年美國物流倉儲空置率在4%~5%之間,到了2022年第二季初下滑至新低點近3%,但物流倉儲租金卻從2019年每平方英尺逾6美元到2022年上漲至近8美元,對於擁有土地、倉儲空間等的REITs業者來說,這一波有機會擴增收益空間。
投資REITs就像花小錢買房
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不動產(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以投資不動產為標的物,例如辦公大樓、商圈、飯店等,獲利來源以租金收入、房地產增值為主。國內目前規範REITs採取封閉式共同基金的運作模式,每單位金額為新台幣10元,最小申購金額1萬元,而交易方式就像股票投資一樣。主要訴求一般投資人不用準備一筆數百萬元的金額也可以收房租,成為REITs的股東後,法規上有明確規範,租金收入的90〜100%,必須分配給投資人,換句話說,投資REITs,未來每年都有穩定的配息可期,適合長線投資。
現階段國內REITs的投資標的仍以辦公大樓為主,主要原因還是在於該產品具有比較穩定、並且相對較高的租金,報酬率與市場波動息息相關,也影響著漲跌的因素,它的特性是低稅率、高配息,能夠分散風險,對抗通膨,但投資前必須注意投資標的的平均貸放,基金規模及投資組合成份等內容。
至於國外REITs一樣分散標的,台灣REITs都是私人化,亞洲都是地產商、發展商,相對穩定性較成熟,亞洲投資項目包括購物中心、飯店、機場等,確實比較困難,這是先天上的限制。台灣投資人對海外REITs卻步原因主要是不熟悉加上兌換率的問題,建議投資不同國家可以分散風險,畢竟股息收益率有價格波動的潛在風險。
凱基未來世代關鍵收息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葉菀婷指出,遠距工作、線上購物等民生消費需求,以及愈來愈多電商平台需要物品及物資倉儲的空間,更需要高效能的物流中心,此類現象有助相關產業邁入趨勢向上的成長軌道,搭配過往資料研究,REITs及科技股同時上漲或互補機率超過80%,加上許多REITs產業的財務體質大幅改善,實質資產具抗通膨優勢,評價面有擴張空間,因此,這一波升息對於REITs業者獲利衝擊降低,仍有機會提高獲利空間甚至持續正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