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近日宣布將大幅增列生態設計商品規範,點名快時尚業者,規定未來在其產品的製程中需符合節能規範,擬定在2030年之後,要求進入歐盟市場的紡織品應該符合耐久、可回收等要件,藉此打擊一次性消費。
其實,快時尚成環境汙染元凶早已不是新聞,法國紀錄片《醜陋快時尚》直指紡織業是僅次於石油業,全球第二大汙染產業,揭露快時尚品牌興起,服飾商品從生產到進入垃圾桶,生命週期不斷縮短,過度製造與過度消費之下衍伸出極高的環境成本。
歐盟主管綠色政綱的執委會副主席Frans Timmermans表示,紡織產品如服飾商品,壽命應該符合下水三次以上還可以穿,而且應具備可回收性等要件。另外,歐盟也公布數據,指出歐洲人平均每年丟棄11公斤的服飾,計畫中規定業者需公布未出售商品送往垃圾掩埋場的數字,且不排除在未來全面禁止業者將未出售的商品送往掩埋場。
「永續」不是品牌形象化妝品
一件服飾從設計、生產到出貨,短短10天就能完成,快時尚品牌快速生產、大量製造的商業模式,為環境帶來巨大汙染。
為了擺脫「地球汙染大戶」的罪名,快時尚業者積極進行永續改革,其中知名快時尚品牌Zara宣布在2025年前,旗下商品將全數改採永續材質,其使用的包裝材料與店內所有用品,如衣架等都將汰換成可回收的環保材質。
儘管如此,在過度生產問題沒被解決、品牌無法割捨快速生產的商業模式,進而帶動消費者消費習慣的變革之前,可能無法真正落實永續,更甚者,「環境永續」這個倡議恐淪為品牌形象的化妝品。
如何落實「永續消費」? 提供誘因才能接地氣
或許在自由市場經濟中,還需政府部門投入輔導,提供供給與需求兩端改革的誘因,進一步促成「環境永續」的正向循環。
環保署管制考核及糾紛處理處處長簡慧貞表示,台灣2050淨零碳排的政策路徑藍圖,除了能源轉型之外,另一大重點即是「生活轉型」,而這主要體現在產品是否發揮能源效率以及民眾消費行為是否改變這兩大面向。
以產品面與供應端來說,立法院早在1998年就鼓勵公部門進行綠色採購,並將其納入法條,環保署隨後制定相關計畫,為公立學校、企業與組織訂定綠色採購目標,透過政府推動,公部門、企業在其採購過程中能優先考慮有環保標章、對環境無害的商品,進而帶動產業生產對環境衝擊較小的產品與服務。時序推移,綠色採購計畫漸趨完善,根據環保署公布的數據,2021年企業綠色採購的金額已經達到523億元。
環保署也持續針對不同產業別擬定相應的輔導計畫,例如針對實體商店與電商平台,進行「綠色商店」認證,店家只要販售標有綠色標章、碳足跡標籤與碳足跡減量標籤的商品,就能獲得認證。另外,針對排碳占比相當大的旅遊業,環保署也進行環保標章旅館評比,部分獲得環保標章認證的業者會推出訂房優惠方案,藉此鼓勵旅客訂房,透過供給與需求雙管齊下,達到環境永續。
消費者的綠色革命
除了從供給端下手,如何提供需求端誘因,進一步帶動消費型態的變革?簡慧貞表示環保署為了鼓勵民眾選購綠色商品,推出『環保集點制度』,消費者只要前往特約通路,包括連鎖超商、大賣場與電商平台選購經環保認證的商品,就可以獲得點數回饋,並在下一次購物時做折抵。
而針對服飾類產品,簡慧貞提到,環保署與經濟部工業局合作,從數十萬件具MIT微笑標章的紡織品中篩選商品納入環保集點制度,做為推動服飾業、紡織品綠色消費的主力商品,亦如上述,消費者凡購買具認證的商品,就能獲得點數回饋。
永續家園非一簇可幾,當供給端能從產銷模式著手,透過研發的創新、製程的優化,提供消費者節能、省錢又環保的商品,或許能帶動消費行為的改變,達到「永續生產與消費」的正向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