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面對同事、上司、下屬之間的關係,你是不是也常一邊在心裡埋怨:「這些人每次都把不想做的工作丟給我!」
一邊心不甘情不願地把事情做完?或是在工作的時候,帶著「被強迫做事」的心情邊做邊罵:「他每次都叫我幫他做自己分內的工作!」
表面上聽從對方的要求,但你已經在心裡責備對方缺乏常識:「多少也該站在別人的立場想想看吧……」
甚至生氣地想:「這人臉皮怎麼這麼厚啊!明明大家都受不了他,他怎麼還有辦法遲鈍到沒發現?」
有時候你下定決心:「這一次我一定要好好跟他講清楚!」
結果一面對當事人,原本的氣勢就不知道跑哪去了,最後只好垂頭喪氣縮回自己的角落生悶氣。
這樣的我們,在家庭當中又如何呢?由於父母、伴侶、孩子是身邊距離最近的人,我們往往把職場上累積的怨氣發洩到家人身上,用「以牙還牙」的方式還擊家人情緒化的發言,情緒一上頭就吵起來,固執己見不肯退讓。
理智上,我們都明白保持冷靜、好好說話有多重要。可是面對連珠砲般的語言攻勢,我們還是常常反射性地大吼:「你很煩耶!」
除了不敢拒絕別人之外,也有人不敢、或是不願意拜託別人幫忙。
這些人會說:「和別人合作需要顧慮太多事情了,還是一個人比較輕鬆。」、「我自己來比較快,也比較有效率。」
可是,只要我們還生活在人類社會當中,是不可能完全不依靠別人幫忙的。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會這麼想呢?
說不定是因為,我們不擅長應付人際關係的基礎,也就是「拜託別人幫忙、接受別人的請託」這件事;又或者是面對他人的要求無法「拒絕」,在人際關係上過得非常辛苦。
敏銳的你或許已經注意到了,「不敢拒絕」和「不敢拜託別人幫忙」其實是一體兩面。我們後面會解釋這是為什麼。
你是不是常常把「你應該~」、「我應該~」掛在心上?
仔細回想起來,該怎麼「拒絕別人、拜託別人、答應幫別人的忙」是很多人煩惱的來源,我們在這方面比想像中更加笨拙。
比方說,我們會下意識認為:
‧ 小孩子應該聽父母的話。
‧ 妻子應該聽丈夫的話。
‧ 下屬和後輩應該聽自己的話。
即使覺得「我並不這麼想」,冷靜回想起來,往往也會發現我們下意識表現出了「對方應該服從自己」的態度或舉止。
尤其是在家庭當中,有些人認為做家事和照顧小孩是「妻子的義務」。即使丈夫認為自己並不這麼想,然而積極負擔家事、照顧小孩的丈夫現在仍屬於少數,現實中這類工作多半還是落到了妻子身上。
在現代社會中,雙薪家庭已經理所當然,然而也有妻子由於主要負擔經濟的是丈夫,即使家事和育兒的負擔太過沉重也努力忍耐。
可是,只要妻子一說:「我打工之後還要做家事、帶小孩很累。」
丈夫也會回:「我上班也很累啊。」
在職場上也一樣,身為上司或前輩的時候,我們容易覺得輩分較輕的人:「就是應該默默遵從我的指示。」
面對同事也常常覺得:「做事就不能再細心一點嗎,就算我不說,也應該主動發現這時候需要幫忙吧。」
沒辦法好好拒絕,是因為你一直在「忍耐」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這樣想呢?
一言以蔽之,這是因為我們所有人都在彼此「忍耐」。
辛苦忍耐的人無法接受別人跟自己不一樣,看到有人活得我行我素,一定很想讓他跟自己一樣忍耐。當自己忍得這麼努力,看到別人偷懶,當然無法接受了。
職場上的煩惱之所以引發各種問題,這種「忍耐」是主要原因之一。
‧ 必須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 相反的,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 無法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
‧ 不敢拒絕別人的請求,或是不敢拜託別人幫忙。
就像這樣,我們打從一開始就在忍耐。換句話說,我們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感受、需求和願望。
可是,忍耐無法滿足自己的心,因此越忍耐我們越容易這樣想:
「只有我非得這樣忍耐不可,這個社會就是這樣,越認真的人越吃虧。」
「當個老實人,到最後只會吃虧而已。」
「還是狡詐的人最吃香。」
這些想法容易加深憤怒、憎恨、嫉妒等負面情緒,然而就連認為自己吃虧的時候,我們還是一直壓抑自己:
「不可以說出自己的想法,不可以拒絕別人。」
這樣忍耐下去,負面情緒當然會越來越嚴重。
如果我們繼續壓抑這樣的情緒,內心的憤怒不斷累積,最終會累積到不找地方發洩就無法維持自我的程度。
到了最後,這些大量的負面情緒會為了尋找出口而失控,導致人們對素未謀面的人誹謗中傷、群起圍攻,或是營造出「你為什麼跟別人不一樣」的從眾壓力,這也可以說是現代的一種社會現象了。
而之所以引發這些現象,其實都是因為我們心裡一直逼迫自己「不可以說」、「不可以拒絕」所導致的。
本文摘自《拒絕吧,沒什麼好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