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啟動升息,看準利變型保單享有更多利差空間,保險公司為了平衡商品結構,今年外幣保單市場主流從投資型保單轉換成利變型保單,前4月美元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年減逾2成、傳統型保單則年增2成。
金管會日前公布,今年前4月壽險業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折合約新台幣2101.34億元,年增3%,相比今年前4月壽險業整體新契約保費收入3411.86億元,其中投資型保單折合約占新台幣761.76億元,占比36%;傳統型保單折合約新台幣1,339.58億元,占比64%。
根據金管會統計,外幣保單主要以美元、澳幣、人民幣為主,投資型保單裡面,美元投資型保單收入約24.97億美元(占比約36%),年減26%;人民幣投資型保險約1.25億人民幣(占比約95%),年減44%;僅澳幣投資型保單保費收入約0.57億澳元(占比約71%),年成長2%。
對於美元保單前4月銷售衰退,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主因為考量平衡整體商品結構,部分保險業者改推美元利變型保單,以及市場對美國聯準會(Fed)升息預期及市場波動加劇,使美元投資型保單年減達26%所致。
去年全球都還在低利率環境的背景下,國內的各家保險公司仍然反應自家保險公司的經營成績,已有數次的利率上調,而今年美國聯準會甚至預估剩下6次升息會議都會升息,市場利率後勢看漲。
壽險業者表示,央行正式啟動升息,利變型保單因享有更多利差空間,今年保戶回購情形升溫;投資型保單則因國際局勢震盪買氣降溫,比起傳統的預定利率型壽險,利變型壽險較具有抗通膨與隨時間增值的效果,近期確實有相當的詢問度,也較多保戶有意願回購加買。
隨著各大行庫調升存放利率,確實有利於定存族的利息收入,有部分民眾認為升息有利定存,乾脆把資金放在銀行就好,以目前偏高的通貨膨脹率來說,可能也有資金被通膨侵蝕導致購買力下降的風險,但不建議把資金部位全擺在定存,若有需要,民眾可朝向「短天期」或「機動利率」為主要考量方向。
例如滙豐(台灣)銀行近期推出新一波的美金優利定存活動,自2022年6月28日至2022年7月29日止,美金定存6個月利率2.22%,或12個月利率2.88%的超優惠專案,單年息最高達2.88%,個人承作金額無上限。
舉例來說,滙豐卓越理財客戶蔡先生於7月4日自他行匯入美金,承作本活動美金12個月定存,承作金額為美金10萬元。依照本活動優惠年利率為2.88%計算,若蔡先生定存存續至到期日,則可獲得的利息為美金2,880 元(其計算方式為: 100,000* 2.88%)。
金管會提醒,外幣保險商品的保險費、保險給付、保險單借款、費用等相關款項收付的幣別都是外幣,提醒消費者購買時應特別注意匯率風險,由於匯率變化難以預測,受益人未來領取保險金時有可能因保單計價的外幣貶值,導致結購為新臺幣後產生匯損,消費者購買外幣保險商品前,除應審慎評估保單保障範圍是否符合自身需求外,同時亦應將保單計價幣別所屬國家之政治及經濟變動風險、自身承受匯率風險能力,以及未來是否確有外幣需求等因素納入通盤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