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憂鬱症的治療包括了藥物治療、心理治療,以及親友(最好至少有3位)的傾聽、陪伴、帶動;治療需要6~12個月的療程,這真是需要耐心、信心、與愛心的。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至於自殺防治,自殺防治中心特別比照澳洲以及國際醫療做法,提出「一問、二應、三轉介」的呼籲:
1.問:「主動關懷、積極傾聽」
自殺行為是從「想法」到「行動」的漸進過程。在自殺行為出現之前,個案會透露某一形式的線索或警訊,可能以口語或行為的方式表現,也可由其所處狀態判斷。因此,當發現有自殺風險時,請認真嚴肅地看待警訊,並主動運用心情溫度計評估情緒困擾程度,用心傾聽所遭遇的困境,一旦確認個案具有自殺意圖,立即深入了解自殺危險度高低。要詢問一個人的自殺意念並不容易,循序漸進的討論主題是有幫助的,一感到懷疑便立即詢問,要了解「這可能是唯一一次幫助的機會」。
2.應:「適當回應、支持陪伴」
當人們說「對生活厭倦」、「沒有活下去的意義」時,這些說法常常會被聽的人否決,或甚至告訴他們其他更悲慘的例子。事實上,最重要的一步是要有效的聆聽他們的想法。因為伸出援手或傾聽本身就能減少自殺者的絕望感。詢問確定個案有自殺意圖後,守門人的任務即轉為適當回應與提供陪伴,同時,在回應的過程中,亦可評估個案是否需要進一步轉介或其他醫療協助。
3. 轉介:「資源轉介,持續關懷」
面對你想幫助的人,當他的問題已經超過你能處理的程度與範圍時,就是你幫個案找出適當的資源,進行資源連結的時候,就如同當我們的家人有生理疾病時(如心臟病),我們立即的反應是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而非自己試圖治療。因此,好的守門人不只被動的阻止自殺,也會主動積極的協助轉介處理。且轉介後需持續的關懷個案,並再次評估個案的自殺風險,直至結案為止。
自殺防治,人人有責。聽到艾成去世,一定有很多人感到不捨與難過。讓我們共同努力,網網相連,接住每位正在心靈低谷的憂鬱症個案!
本文經楊聰財醫師授權轉載,原文:從艾成身亡談自殺防治與憂鬱症治療。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