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您有多久沒有關心「流感」了呢?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徹底改變人民生活模式,隨著新冠疫苗問世、病毒變種,如今症狀已趨於輕症化,並進入與病毒共存的階段,相關防疫措施日漸鬆綁,不過可能造成另一危機,因「流感病毒」仍潛藏生活周遭,尤其進入秋冬季節,恐迎來一波流感疫情,且新冠病毒、流感病毒可能造成雙重感染,增加重症風險,因此,勤洗手、戴口罩、接種流感疫苗等防疫作為不宜鬆懈。台灣政府與國內外流感疫苗廠商合作,提供國內民眾充足的流感疫苗,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表示,今年公費、自費流感疫苗都在準備中,鼓勵民眾除了接種新冠疫苗,也必須接種流感疫苗。長期配合台灣流感防疫的疫苗公司賽諾菲藥廠也表示,目前流感疫苗陸續完成檢驗封緘,將能如期提供台灣民眾,做好防疫準備。
新冠和流感可能「同時感染」 防疫措施不宜鬆懈
感染新冠病毒者,也可能同時感染流感病毒,黃玉成理事長表示,早期研究就發現,同時會感染兩種不同疾病,例如:COVID-19及細菌、COVID-19及其他病毒,例如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等,其中以「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共同感染」的討論及研究為最多,當這些病毒進入流行階段時,就有機會造成雙重感染。
萬一新冠病毒同時染上流感病毒,是否會造成病情加重?黃玉成理事長解釋,「不一定,目前個案不多,研究報告顯示,對於同時感染是否會造成病情加重仍有待證實。」但若是細菌感染可能會比較嚴重,病毒則不見得。不過,高齡長者、幼童,以及免疫力不足、低下者,為受到感染時容易引發重症的族群,仍需要嚴加防範,接種流感疫苗是有效的預防方式,以及持續保持配戴口罩、勤洗手、消毒、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習慣。
研究顯示:施打流感疫苗能降心肌梗塞死亡率
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的有效方法。施打流感疫苗除了能預防感染外,也能降低重症發生率,黃玉成理事長表示,早期就已發現流感病毒和其他疾病也有所關聯,如同新冠病毒會引起長新冠,以及除了肺部、呼吸道以外的症狀,例如:腦炎、中風、心肌炎等,而流感病毒最常見的是導致血管的病變而引發心血管症狀,對此,賽諾菲藥廠進行了一項研究1,將因心肌梗塞住院或曾進行相關手術等2571位受試者,分為施打流感疫苗,以及施打安慰劑兩組別,並追蹤一年,結果顯示施打流感疫苗的人可降低28%的心血管病變的危險性,因心血管造成的死亡則減少41%,其他死因亦減少41%。
接種流感疫苗可以降低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卻有不少民眾擔心,打流感疫苗也可能會引起「心肌炎」等併發症,仍猶豫要不要施打疫苗,擔憂「打了反而會出事」,黃玉成理事長表示,台灣的預防接種受害救濟通報中,過去幾乎沒有出現引發心肌炎的案例,近年僅有一例兒童施打流感疫苗後,出現心肌炎的案例,但後續解剖證實是由微小病毒B19造成的心肌炎,而非疫苗所引起。
流感疫情反撲機率大 公自費族群皆須接種疫苗
黃玉成理事長表示,國內病毒監測資料中,自2020年1月後至今,通報資料顯示僅有零星流感快篩陽性的確診個案,「代表這兩年因民眾認真戴口罩,讓流感疫情得到控制,但隨著解封,很可能有反撲的機會。」黃玉成進一步說明,例如澳洲於今年初逐步解封,但5、6月時,引發了5年來流感疫情的最高峰;美國則是解封後,在過往非流感季的3月,出現小波的流感疫情。而隨著邊境開放,目前全球各地都在關注流感反撲的可能性,鼓勵民眾要做好預防措施、接種流感疫苗,降低流感入侵的可能性。除了公費涵蓋的高風險或高傳播族群,都務必接種流感疫苗外,其他19-49歲大專院校學生或是工作中的上班族,雖然不是公費涵蓋,但是有較多的社交活動增加疾病傳播的風險,也往往是家中的經濟支柱,或是老幼的照護者,或是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潛在患者,也都建議自費接種流感疫苗,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MAT-TW-2201401-1.0-09/2022
參考資料:
Fröbert, Ole et al. “Influenza Vaccinat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center Trial.” Circulation vol. 144,18 (2021): 1476-1484. doi:10.1161/CIRCULATIONAHA.121.057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