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南進臺灣》這樣描述日治時期的臺中市
「中部臺灣的首都-臺中市,是臺灣成為日本領土之後所產生的新興都市。市區整然有致,有綠川和柳川的清流,植有柳樹的臺中市幽靜而美麗,有『臺灣的京都』之稱。」
黑白鏡頭下的臺中,城市沿著綠川與柳川發展,80多年來逐步擴張,如今,這個「中部首都」人口已從昔日的10萬人成長到280萬人。
儘管,百年河川奔流不停,但河岸風貌與周邊的城市發展,早已隨著四季遞嬗而有所不同。
城市之河 昔日風貌
跨越百年時空,回首昔日綠川景致,元代詩人馬致遠一首《天凈沙》「小橋流水人家」就足以貼切描繪。
滿溢的綠柳,爬藤的河岸,居民在岸邊洗衣,河川與城市街景、人類活動自然交融。
「綠川沿岸有許多老樹,都是當時居住在河岸的居民親手栽種的,」美商傑明副總經理陳建宏表示,顯見昔日綠川與人的生活緊密扣連。
追溯綠川源頭,位在臺中市北區,是臺中市最早的水源地,綠川長度約6.1公里,流經市中心與臺中火車站一代,最後南流注入旱溪,日治時期以來,城市建設依傍綠川、柳川兩條河川,輻射擴張,百貨商店、商業中心、火車站、劇院拔地而起,發展出現代都市的雛形,也構築出政治、文化匯集的公共場域。
▲綠川今昔風貌
▲綠川今昔風貌
然而,也因著城市建設,周圍一中商圈、繼光商圈、臺中公園污水的排放,綠川曾經面臨消亡危機。
場景來到大肚山上。
「大肚山本身缺水,在我們當學生的時候,東大溪就是一條乾河溝,只有在雨季、水分充足時才會有水,」東海大學研發長林惠真,同樣身為東海大學校友,娓娓道出40年前,她記憶裡的東大溪。
東大溪源自大肚山,流經臺中市區,匯流入筏子溪,全長約3.8公里,67年前,東海大學在一片黃沙瀰漫的大肚山上建校,當時校地周圍多為農地,對於乾燥貧脊的大肚山來說,東大溪是重要的灌溉渠道。
▲東大溪上游的礫間淨化場,地面設有景觀步道
正如林惠真說的,東大溪一年之間,少有幾天能看見裡頭有水在流動,通常只有在大雨過後,乾澀的河溝才稍有一點滋潤,於是東海人把這條乾河溝取了一個詩意的名字-夢谷,當年許多學生會在這裡遊戲、活動。
隨著東海校園擴建,原本的蔗田消失無蹤,灌溉渠道頓失作用,卻留下許多歷史遺跡。
▲口琴橋昔日為灌溉用渠道,如今已荒廢
「佇立在東大溪間,橫跨東海校園與工業區的是口琴橋,口琴橋的名稱來自於它的外型,一個個向上的開口就像口琴的吹嘴一樣,這不是給人走的,而是要讓灌溉溝渠過河,」東大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解說員表示。
沿著東海大學舊音樂系館,穿過求真路,稀疏灌叢之後就是口琴橋,平時人跡罕至,若非刻意到訪,就連許多東海人都不知道這裡還有一座廢棄的橋樑。
口琴橋,在其功能性荒廢後,逐漸被後人遺忘,亦如東大溪,隨著城市發展,變成一條臭水溝,如果沒有適當的治理,讓河川重新流動,它是否也同樣會被人遺忘,遺忘在時間的長流中?
古老河川的「永續」課題
如何讓生命之河重新轉動?除了河川本身的整治,打造永續水環境與水文化也是重要的課題。
「當初我們開始要做綠川的整治時,第一件事情,就是梳理它的歷史脈絡。」
綠川歷史悠遠,經歷幾次的改道,過往,居民依傍綠川取水、生活,美商傑明工程顧問公司副總經理陳建宏與團隊發現,綠川上有許多歷史建築,像是「中山綠僑」與「櫻橋」因此整治的首要課題,是避免這些古蹟受到破壞。
為了保存這兩座百年古橋,相較於其他河段,破底以防洪,這兩座橋樑前後的河段,利用雙層河道工法,下層建置雨水箱涵,完善其防洪功能。
除此之外,綠川沿岸有許多吊腳樓,是國民政府來臺時,外省族群沿河岸興建的辟所,仿照中國南方少數民族的建築型態,由於緊鄰河川,取水、用水都方便。美商傑明在綠川沿岸,巧妙運用桌椅來重現吊腳樓意象,一方面可提供民眾休憩,另一方面也讓這特別的建築型態,得以在建物拆除後,保留在都市與市民的記憶裡。
另外,陳建宏提到綠川沿岸有許多老樹,整治之初他們便為這些老樹做健檢,移除病蟲害嚴重的樹木,同時引入複層林概念,避免單一品種與林相,為河川打造更好的生態環境。
「我們希望河川的景觀上,四季都有不同的風貌,因此透過不同品種樹木的種植去做呈現。此外,多元的品種與林相,可以打造一個良好的棲地環境,吸引不同的鳥種或物種來棲息,」陳建宏表示。
在東大溪的整治中,也有相似的作法。臺中市政府水利局偕同校方針對東大溪周圍,相思林一代進行生態檢核,他們發現溪邊許多相思樹種植於東海大學創校初期,已經高齡六十五歲,於是市府趁此機會,砍伐凋零老樹,重新種植包含茄苳、樟樹、臺灣石楠等十七種原生橋木樹苗,並試圖培育原生種,讓河川整治不只改善水質,也連帶改變周圍的環境。
「我們也和學生一起在相思林間設立巢箱,現在除了貓頭鷹搬來,白鼻心、穿山甲也出現在溪邊,」東海大學達文西共學共創中心執行長顏楨祐興奮地說。
古老河川的「永續」課題,最後一步在於水文化的傳承。
臺中市政府水利局長范世億說,當民眾了解河川的今昔歷史、人文故事以及生態環境,自然而然地就會去守護它,想要去親近它。
因此水利局在河川整治工程結束後,特別打造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透過不同的設計與裝置,呈現每個河川的專屬意象,讓民眾漫遊河岸之餘,也能對自己家鄉的河川有更深的認識。
▲筏子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
▲綠川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仿照吊腳樓意象,讓昔日河岸景物得以長存
▲東大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擺置河川生態中會出現的動物標本
除了環境教育場館,臺中市水利局還選定綠川興大段、旱溪排水東榮、柳川中正水淨場三處,設計了行動地圖與AR互動遊戲,讓民眾親臨現場時,能深入其境,了解水淨設施的運作原理。
「我們希望民眾可以把河川當成自己的家人、朋友看待,一起加入守護河川的行列,把這個美好的成果延續下去,」范世億表示。
水文化是河川重要的載體,它搭起河川與人之間的橋樑,讓人對自己身處的土地多一份認識,多一份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