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有成的貝小姐,平時樂善好施,在疫情期間更號召各界出錢出力共同防疫,深獲地方人士歡迎;卻因家務事成為街訪鄰居茶餘飯後的話題,貝小姐質疑舅舅與舅媽疑似聯手詐騙已經失智5年的母親新臺幣數千萬元保單解約金,雙方因此對簿公堂。如果當初能透過意定監護搭配信託,提早因應,就可以避免母親財產遭到親友覬覦。
依據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的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並以內政部民國2021年12月底人口統計資料估算,台灣65歲以上老人約有400萬人,其中失智者約有30萬人,也就是65歲以上的老人每13人即有一位罹患失智症,80歲以上的老人更是每五人即有一人失智。
台灣失智症協會曾公布的「失智者財務損失調查」指出,高達1/3失智者的財務損失,來自於被親人剝削,其次才是詐騙集團、朋友或同事。
失智者的判斷力變差,常常成為被詐騙的目標,且失智者遭受財務損失時,常因無法確認行為發生時之意思表示,導致在訴訟中無法求償,讓失智者晚年生活因財務損失而更加窘迫,進而成為社會問題。
過去,當失智者無法自理日常生活及管理自身財產時,僅得由法院選任監護人,自民法增訂「意定監護」制度,民眾在意思能力健全時,可選任信賴的人簽訂「意定監護」契約,約定將來自己意思能力喪失或衰退時,由其擔任監護人,代替本人管理財產或處理事務,嗣後法院為監護宣告時,基於尊重本人之意思自主,當以本人事前指定之監護人,較符合本人的意願及利益。
超高齡社會即將到來,高齡長輩獨居將逐漸成為常態,當高齡者出現失智或生活無法自理等狀況,要如何保護自己的財富安全?
華南銀行建議,可以透過「意定監護」結合「安養信託」的方式,預先規劃守護財產安全。
所謂「意定監護」結合信託的「守護一生安養信託」,就是委託人可在自己意思表達清楚時,預立「意定監護」契約,未來若委託人發生受監護宣告時,監護人即可代理委託人,以委託人之期望去執行,讓安養信託的契約運作更加穩定,藉由「意定監護」與安養信託雙重機制的結合,提高安養信託受益人的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