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晚婚晚生似乎已成趨勢,無論男女,隨之而來的挑戰即是受孕愈來愈困難,也讓不孕治療需求增加。而在人工生殖療程中,懷孕能否成功,黃體素則占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婦產科診所生殖醫學暨試管嬰兒中心副院長謝昌志表示,女性排卵後,黃體素會讓子宮內膜與胚胎形成蛻膜化,亦即可穩定子宮內膜,形成有利著床的環境。
超排卵或冷凍胚胎周期,黃體素補充很重要
無論是人工受孕或試管嬰兒療程,通常會以排卵藥來誘導幫助多排卵,但在超排卵的情況下,會令卵巢內黃體提早崩解,讓原本14天的壽命縮短為7、8天,「但這時是胚胎準備著床之際,一旦黃體消失、內膜剝落,月經就會來了。」所以在人工生殖期,會額外補充黃體素以避免內膜剝落,讓內膜蛻膜化,輔助胚胎在子宮腔內著床,增加受孕機會。
另一方面,隨著冷凍胚胎技術成熟,在凍胚植入周期,也需要做好內膜準備, 亦即模擬自然情境下身體黃體素的波動而需要補充黃體素。謝昌志說,黃體素的補充必須在排卵之後,就學理及生理上看,從胚胎著床到7週前都是由卵巢上的黃體素所供應,7週後會改由胎盤供應。
因此臨床實務上,以人工生殖技術受孕的女性,黃體素的補充期至少為8週,有時也會延長到12週。
黃體素補充三途徑,可依需求選擇
現行補充黃體素的途徑分成口服、塞劑與針劑,各有特性。謝昌志表示,針劑血中濃度最高、效果最穩定,但缺點是不方便,且施打部位偶會出現腫塊、局部發炎過敏反應。
陰道塞劑雖可直接作用在子宮內膜,但並不適合陰道經常反覆感染的患者,也無法從抽血檢驗看到血中濃度,且若夏天分泌物多時也容易黏膩不舒服;而口服黃體素使用較為便利,適用於不想打針也不想使用塞劑的患者。
其次,傳統口服黃體素如經過特殊光照處理改變結構後,會提升吸收率並降低噁心反胃頭暈想睡的副作用,因此目前試管嬰兒臨床主流療法,會以口服黃體素為主幹,加以其他方式,強化受孕機率。
「無論何種黃體素,都有足夠的臨床效果。」謝昌志強調,醫師會考慮每個人的狀況不同選用適合的黃體素,經常都是採取兩種或三種併用,以加強效果。他也提醒,只要配合醫師規律服用黃體素,不須擔心後續有黃體素不足的危險。
在人工生殖醫學進步的今日,想要生育的夫妻宜選擇經驗豐富的醫師、實驗室儀器設備完善且有口碑的醫學生殖中心。謝昌志呼籲,時間不等人,年齡是影響受孕機率最重要的要素,若有生育需求者最好儘早把生育計畫納入考量,最好在35歲前完成生育,成功機會才能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