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小道理,你如果不滿足於一次就事論事,能把這個道理提煉出來,取個名字,就更容易推而廣之,成為一個有力的工具。比如我一說「唇亡齒寒」、「酸葡萄」,你馬上就知道是什麼意思,這些名詞相當於把某種思維包裝了起來,方便使用。
現在我們經常琢磨賽局的局面、心理學上的偏誤、統計學上的悖論、各種思維模型等,我認為這些東西應該獲得像成語典故和寓言故事一樣的地位,變成我們的文化基因。
如果每一個「士」都具有這樣的文化基因,那不但方便交流,而且能互相提醒,大大減少犯錯,促進科學決策。
漢隆剃刀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你一定知道它,但是你不一定意識到它的威力。
「漢隆剃刀」大約是在一九九○年,由一個叫漢隆(Robert J. Hanlon)的的美國人正式提出來,但是這個道理前人多有提及。簡單地說,它的意思是——能解釋為愚蠢的,就不要解釋為惡意。
我舉個例子。
比如你今天晚上有個重要的報告要在家裡寫,正忙得焦頭爛額,你三歲的兒子平時不怎麼理你,今天卻非得纏著你玩,然後還打碎了一個碗。你說,他是故意挑這個時候與你作對嗎?
當然不是。他根本不理解你要寫報告,他只是碰巧今天想找你玩而已。
為什麼上次你的好姐妹過生日,邀請了好幾個同事去吃飯慶祝,偏偏沒叫你,是她突然對你有意見,以後不與你要好了嗎?
為什麼總是很快回覆郵件的上司,隔了一天都沒回覆你那封精心措辭的關鍵郵件,是因為他不打算繼續重用你了嗎?
漢隆剃刀說那不太可能。更可能的是你的好姐妹根本沒有精心準備生日聚會,那天臨時說起,就跟著一幫人去了;上司可能根本就沒看到你的郵件。
漢隆剃刀說的「愚蠢」,代表各種無知、偶然、非故意的原因,這些情況發生的可能性遠遠大於惡意。
我們先不用說「惡意」,真實生活中連「故意」都很少發生。比如上次你在路上正常開車,有一輛車非常蠻橫地從旁邊超車,要不是你緊急踩了剎車,可能就撞上了。你非常氣憤,立即按喇叭表達憤怒,但如果冷靜地想一想,你就會發現那個人不可能是故意針對你的。他根本就不認識你,他連你長什麼樣都不知道。
惡意就更少了。如果你與這個人很熟,平時關係還不錯,他有多大可能性突然對你有惡意呢?如果你們不熟,他更沒理由產生惡意。惡意是低機率事件。
而愚蠢,包括忘記、搞錯、漏掉、誤會、累了、被外力耽誤、不知情,或者純粹因為懶等等,則是高機率事件。其實我們平時很少會精心設計一個什麼決策,絕大部分時候都是被慣性和各種情緒驅動著走,遇到什麼事就做什麼事,渾渾噩噩,根本沒想那麼多。但我們一般意識不到自己的愚蠢,可能不經意地就做了一些讓人誤解的動作。
而人們之所以常常會把別人的不經意動作當成惡意,是因為不會換位思考。我們總是傾向於以為世界上的各種事都是圍繞自己進行的。你穿一身新衣服上班,設想了同事們的各種反應,殊不知絕大多數人根本沒注意。你看身邊一個人脾氣很不好,以為他是在生你的氣,殊不知他只是痛恨中國隊為什麼又輸了。換一個視角,不把自己放在中心,很多事情根本就不是事情。
比如有一天晚上,你想休息了,隔壁鄰居家卻還在放響亮的音樂。你說他是明知會打擾你,但就是不在乎呢?還是他根本就不知道你能聽見音樂聲?
你最好假設他不知道,這樣你就能友好地提醒他一下。而友好的提醒,往往更能達到好效果。
反過來說,如果你非得假設鄰居就是對你有惡意,那就或者你自己生悶氣,或者你氣沖沖地去興師問罪,把本來不是敵人的也變成了敵人。
漢隆剃刀並不是精神勝利法,它在多數情況下反映了客觀事實,而且在現代社會愈來愈有用,特別是在理解公共事務上。
追根究柢,我們平時做事最好像做研究一樣,只處理事實,不猜測動機。人做一件事可以有好幾個動機,也可能根本沒動機,最常見的情況是這個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動機。與其推測動機,還不如摸清他做事的規律,與他建立互信機制。
本文摘自《高手決斷:「精英日課」人氣作家,帶你突破偏誤、盲點、偽邏輯,以科學思考打造優勢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