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現代人生活習慣改變,飲食趨於精緻,運動頻率下降,而且壓力增大,普遍有腸胃不適甚至便秘的症狀。國泰綜合醫院藥劑科藥師黃璿穎說明,4大類治療便秘藥物包括膨脹型瀉劑、滲透型瀉劑、潤滑劑、刺激型瀉劑,一旦發生便秘症狀,建議就醫請醫生診斷,勿自行服用瀉藥,才能做出最正確的治療。
正常的排便的頻率約在每日3次到每週3次之間。便秘是指因糞便太硬或太乾而導致排便不順的症狀,常見的症狀包括排便費力、糞便硬結、排便不盡感、排便頻率減少等等。
導致便秘的原因有眾多,如生活習慣產生變化(水或纖維素攝入不足)、年齡增加所導致的腸胃蠕動減慢、懷孕或是更年期荷爾蒙發生變化、服用相關藥物如制酸劑、部分抗憂鬱藥等。以下為目前常見的便秘藥物。
1、膨脹型瀉劑(Bulk-forming laxatives)
通常是天然合成的多肽類或細胞衍生物,如車前子,透過吸收水分增加大便體積,進而促進排便頻率,服用時要配足夠的水分。服用之後可能發生噁心、嘔吐、嚴重腹痛或發疹等過敏症狀,一旦發生應立即停用並盡快回診。如果需要長期使用,須由醫師評估。
2、滲透型瀉劑(Osmotic agents)
此類型瀉劑透過在腸腔內形成滲透壓,將水分跟電解質留在腸腔之內,進而軟化糞便,提升排便頻率。「口服類」常見的藥物是氧化鎂以及乳果糖(Lactulose);「直腸給予」常見的是甘油浣腸劑(甘油球)。服用後可能發生腹瀉、噁心、嘔吐、嚴重腹痛、直腸發炎等症狀,應立即停用並回診。另外,服用1週後,若排便狀況未見改善,最好回診請醫師評估是否提高劑量或更換藥品,一般不建議長期使用。
3、潤滑劑(Surfactants)
此類型瀉劑透過降低糞便之間表面張力,促使水分更容易進到糞便中,進而達到促進排便的效果。雖然和其他類型相比相對較無效,但耐受性較佳,副作用較少。
4、刺激型瀉劑(Stimulant laxatives)
透過改變腸道黏膜電解質的運輸,增加腸道蠕動,進而提升排便頻率。市面上常見藥品分為口服以及肛門塞劑兩種,一般大多睡前使用。副作用部分常見的是噁心、嘔吐、嚴重腹 痛等等,長期使用甚至可能會發生低血鉀、腸病變、電解質失衡等現象,也容易產生依賴性,因此一般不太建議長期使用,建議使用前應由醫生評估。
除了以藥物治療,黃璿穎建議民眾飲用足夠的液體、攝取更多纖維及增進運動等等,改善生活型態也相當重要。
原文出處:
https://www.cgh.org.tw/ec99/rwd1320/allphoto/1900/257-4-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