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中心/苗栗報導
為深耕原民文化,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辦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原住民族社團計畫」,補助各校輔導學生成立原住民族社團,以打造體驗式教學與學習環境。計畫透過辦理原住民族族語學習、訓練及演說、原住民族傳統樂舞與藝術學習等活動,讓原民文化持續在校園中深耕茁壯。
國教署說明,各級學校對此政策積極參與,例如花蓮縣的原住民重點學校秀林國小,該校約85%為太魯閣族學生,因此推展太魯閣歌謠、木琴、射箭等傳統技藝,在歷任校長及主任的支持下,積極尋覓師資與原住民族社團的經費挹注,讓學校並成立「Meuyas歌謠傳唱社團」。指導老師每年都帶領社團學生參加太魯閣族歌謠合唱比賽、花蓮縣師生鄉土歌謠競賽,並獲得佳績,因此也更振奮原民社團的孩子願意開心唱、喜歡唱、大聲唱。
高雄市那瑪夏國中屬多族群原住民重點學校,學生組成有布農族、卡那卡那富族、拉阿魯哇族、鄒族、排灣族等多元民族,為實現學校「在地」的願景,提升學生族語認證通過率,該校開設「說我族語」原住民族社團,依語別和等級進行族語學習、訓練、演說及模擬認證。自108學年度申請開設,每年畢業前通過初級認證人數幾乎皆達標,挑戰中級、中高級者更是逐步增加,111年第一次認證甚至有兩位學生通過中高級認證。透過社團族語分級認證學習,強化原住民族語言能力及族群認同,成效卓著。
國立新竹高中「原住民文化研究社」有來自尖石、五峰、南庄、泰安等各地入學的原住民學生,自從有原住民社團經費的挹注,辦理的活動更加多元,除了每2年1次的矮靈祭文化參訪,還辦理電影「聽見歌再唱」映後座談、參訪原住民文化事業基金會、桃園原住民文化會館等活動,讓學生們了解族人對於原住民文化推動的努力。社團近3年皆獲邀於校慶音樂會表演,今年則以泰雅歌謠與賽德克巴萊的電影配樂、輔以口簧琴進行演出。雖然原住民學生的人數不多,每年只有十位左右的新生,但團結凝聚的力量,仍讓觀眾感受到原住民樂舞的魅力。
國教署表示,臺灣有著多采多姿的原住民文化,應致力保存各部落的文化,不同文化常是各類學習課程的靈感來源,將持續投入預算,支持各校推動包括原住民族文化在內的各類文化,營造校園友善多元的學習環境。
更多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