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數十年間中國一直扮演世界工廠的角色,更是全球消費性電子的生產基地,2021年全球出口總額為3.3億美元,中國出口的電子零組件就高達1億美元,占比接近三分之一。
對任何一家跨國企業來說,要想脫離這個龐大的供應鏈,就得在成本上付出代價,可說是吃力不討好。不過近年許多跨國企業大舉「去中化」旗幟,紛紛出走中國。
主要原因在於中國低廉的勞動成本優勢不再,加上地緣政治衝擊、企業更加重視供應鏈安全,這些都迫使國際企業重新考慮對中國的依賴。
日本帝國數據銀行調查顯示,2020年到2022年間,在中國設立的日本企業從13,600家減少至12,700家,其中Sony已決定將其相機產線遷往泰國;Samsung也大幅削減中國本地員工,逐步將生產基地移往越南和印度。
在半導體戰中,電腦供應商Dell今年初宣布2024年將全面停止使用中國生產的晶片,並要求供應商減少「中國製造」的零件量,企求為中美緊張局勢建立多元供應渠道。
兩大強權一邊全力發展紅色供應鏈,要在技術上「去美國化」,另一邊陣營則是要在供應鏈上達到全面「去中國化」。
不過對這些跨國企業來說,最想問的是:不在中國製造,要去哪?
經濟學人創造了一個詞:Altasia,也就是Alternative與Asia的組合。報導指出,儘管沒有單一國家能提供如中國一般龐大的生產製造基地,但亞洲這幾大經濟體或可形成一個強大的供應鏈體系,成為下個世界工廠。
文章中點名北起日本、南韓、台灣、菲律邊、印尼、新加坡、泰國、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國,一直延伸到印度西北部地區的古吉拉特邦都屬Altasia一環。經濟學人認為這幾個國家各擁優勢,像是日本有錢也有技術,印度、越南則有低廉勞動力,理論上可以有效分工、偕同作戰。
經濟學人進一步將Altasia與中國做出對比。在勞動力供給上,Altasia中各大經濟體加總有14億人,超過中國的9.8億人,另外Altasia擁有1.54億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超過中國的1.45億。從薪資水平來看,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及越南等國時薪皆不到3美元,是中國勞工的三分之一。
此外,Altasia的經濟一體化程度高,除了東南亞國協(ASEAN)所促成的區域經濟整合,晚近陸續簽訂的經貿協定(RCEP、CPTPP)都有助於創造一個單一的貿易市場。
至於關乎地緣政治角力成敗的半導體產業,東南亞同樣極具潛力。報導中提到,當前馬來西亞出口全世界的晶片佔比達10%,超越美國,同時從東協國家出口的積體電路(IC)佔全球出口量的四分之一,領先中國的18%,而這個差距還在擴大中。
在電子製造業的部份,日前蘋果的代工製造商和碩、富士康與緯創都計畫加大在印度的投資,預計到2025年全世界會有25%的iPhone是印度製造。
儘管經濟學人文中坦言,中國龐大的單一市場與獨步世界的基礎建設,使其擁有難以取代的獨特優勢,Altasia想要與之抗衡還需要進一步整合,非一蹴可幾,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幾年亞洲市場擁有高度的發展前景,而東南亞的商機已經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