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防疫保單」熱銷,根據最新統計,產險業共計承保近七百萬件防疫保單,保費收入近四十億元。而隨著疫苗開打,「疫苗險」接續受到矚目,投保近六十萬件,保費收入近兩億元。
以上兩款保單熱賣,當然主要背景因素是受惠於疫情,但網路投保提供了便利性,讓「買保險」成為一件簡單的事,就跟上網買東西一樣容易。七月一日將上線的「退休準備平台」也開賣定期壽險、重大疾病健康險、小額終老險等三種保障型產品,除了滿足國人退休準備的硬需求,也因應了網路投保的趨勢。
從二○一四年開放網路投保業務以來,初期逐年大幅成長,二○二○年首次出現衰退。金管會表示,主要是網路投保大宗的旅平險受到疫情影響,因無法出國,導致二○二○年壽險業的旅行平安險(含實支實付醫療保險)下跌72.2%、產險業的旅行平安險(含旅遊不便險)也減少74.6%。
防疫險、疫苗險助陣 產險總保費可望創新高
因壽險複雜度較高,網路投保的進展都是產險勝過壽險,尤其疫情期間,除了車險成長外,再加上新產品防疫險、疫苗險助陣,以網路投保業務來看,對產險是大利多。
防疫保單加上疫苗險的熱賣,推動產險總保費在今(二○二一)年可望突破二千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加上佔產險業務比例超過五成的車險,因為車子無法出門,損失率可望變好,產險可說是疫情的受惠產業,若風險控制得好,今年可以說是產險業難得的好年。
風險控管要注意的就是,自留比例要增加,提高風險控管能力,加上理賠不會太過頭,必要時可停售,停售不是壞事,是風險控管最後一道防線,不會影響保戶權益,還會設計新的保單出來,讓產品越來越健全。產險業在疫情期間聞到新的商機,產品越來越精準,過去產險大部分看國際市場,這難得是我們國內本地創造出來新的行銷方式。
截至六月十六日統計資料,防疫保單已理賠三五二二件,理賠總金額已達二.七二億元,疫苗險目前已有二件理賠案,理賠金額為一.一萬元,但並非身故理賠。其實,台灣本來就有一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提供民眾救濟管道,是從一九八八年就開辦的,屬於公辦保險性質,這基金是從疫苗廠徵收,從封緘的每一劑疫苗提撥一定費用,民眾接種疫苗後有不適問題,可以提出救濟。
新藥研發臨床試驗 保險規劃
除此之外,就藥廠來說,也有新藥研發臨床試驗的保險,臨床試驗是新藥開發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臨床試驗本質上就存在未知的風險,透過保險將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是最佳的風險控管方式。
台灣現有相關保單大概可區分為前階段的臨床試驗及後階段的用藥責任,前階段是臨床試驗責任保險,主要針對臨床藥物受試者的保障,如果試驗過程有死亡或體傷均由保單賠付;後階段是生命科學責任保險,與產品責任險相類似,主要是針對臨床通過正式上架的藥物,如果病患使用或施打後,死亡或體傷,將由該保單賠付。
根據了解,新藥與疫苗執行人體臨床試驗,藥廠對受試者都會購買醫療意外保險,以保障受試者權益。然而,研發新藥的風險不只在人,研發過程也有失敗風險,若保險規劃不足,或根本沒有保險,導致藥廠本身的財務能力無法承擔,可能造成商譽受損,或甚至危及永續經營,損及投資人權益。
當大家對疫苗有更多需求及認識時,針對生技廠的風險管控是否也可多點關注,這或許也是產險業新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