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很多人都知道如果要長時間生存,必須要懂得持續創造「被利用價值」;然而,6年級的張冠華則把這樣的觀點,發揮到持續創造「被利用」與「被需要」的價值上,所以,8年前他只是這家公司的職員,如今,他是老闆的左右手,是公司的總經理。
#@1@#他把職場的經驗提出分享,所謂的「被利用」與「被需要」是不一樣的,「被利用」單純指的是工作上的能力問題。舉例來說,因為在某個工作項目裡只有你會處理,公司老闆或主管必須請你來執行這個任務;更重要的是,你可能因為這一次被別人利用的事件,把自己過人的專業表現出來,讓別人注意到你,讓上司注意到你,可能以後有機會時,上司會升你職或把你安排在更重要的職務,因為他認為你有潛力。這種工作上的「被利用」價值是沒有感情因素的,換句話說,一旦有其他的人也具備這種「被利用價值」之際,老闆或上司就會單純在「利用價值」上開始考量,誰的利用價值比較高?只要有比較,就一定會有輸贏,所以,輸的走、贏的留,就成為職場中人員流動率持續的一個重要因素。
#@1@#在任何崗位服務都一樣,除了本身領這份薪水應負的責任外,你能多創造自己被此單位利用的功能,你的價值自然提升,單位的重要任務或升遷,就容易想到你,縱使你的上司始終忽視你,而你所創造的價值,也將會成為別人來挖角你的本錢,或開創自己事業的籌碼。職場中有句話可以延伸出這種創造被利用價值更深一層的意義,那就是「別怕自己被利用,反而應該擔心沒人願意利用你。」張冠華說,把工作做好、提高績效是職場求生最基本的招數,公司即使要裁員也是裁績效不好的,當工作績效好,就不必擔心被取代,同時公司也會賞識,這就是創造自己被利用的價值。但是,創造「被需要」的價值,就是在專業領域之外,加上了情感的因素,既然是「情感」問題,當然是有來有往,無論友情、愛情、親情……,都是因為一方先付出,另一方才能感受到,進而感動。在職場中,這種「被需要」的價值比較難被具體表達,舉例來說,當老闆或上司要喝酒談心時會找你,那就是被需求的價值,這是心靈上的需求;講白了,就是職場裡的人際關係,只不過,這樣的人際關係要「往上做」。
#@1@#邱淳淳是一家公司董事長的秘書,從進入公司到現在,已經有12年時間,她回憶道:「那個時候,我剛生完小孩,重新投入職場,幫董事長規劃所有的行程,記錄所有的會議與他應該要注意的事,我永遠比董事長早到、比他晚走,董事長所有的習慣與生活作息、工作狀況,我花了3個月的時間就搞得清清楚楚,我嚴守秘書的分際,在董事長面前,我永遠不多說一句話,在工作能力上,我是100分,當時我自己認為,這樣的工作態度就對了。」她說起自己的工作,眼神中展現著自信與篤定。「直到有一天,董事長對我說:『淳淳!不要把工作弄得跟機器人一樣』。讓我開始檢討是不是工作上出了什麼問題?」後來,她才發現,前面幾年的工作,只是在創造「被利用」的價值,讓董事長在工作上不能沒有她的協助處理,然而,在「被需要」的價值上,她則並沒有讓董事長有太強烈的感受。所以,「我在工作上加了關心,不但關心董事長,還關心他的家人,現在,連董事長夫人都常常邀我假日去他們家吃飯,董事長的公子還常常教我們家孩子功課呢!」至於創造「被需要」的價值,是不是就代表「不專業」或者是「拍馬屁」了呢?職場中如果沒有專業,卻能夠一路職務攀升的例子不多見,除非是老闆的親戚與親信,或是有特定關係的人,這些不是職場求生的常態。其實,「被利用的價值」一定要擺在前面,這就是專業能力,而創造「被需要」的價值,當然是建立在專業被認定之後,有機會才做的事,否則就真的成為「職場馬屁」了。
#@1@#企業在徵人時所考量的第一要件,全都是「工作態度」,再來才是「專業能力」等。換句話說,老闆或管理者最欣賞的,是有著良好的工作態度的員工;而真正能夠在工作上大放異彩、表現傑出的人,也正是那些擁有良好工作態度的人。到底什麼才是「良好的工作態度」呢?按照管理心理學家的研究,良好的工作態度指的是擁有一份強健的工作心理特質,簡單地說,也就是良好的EQ(Emotional Intelligence,情緒智商)。而在更進一步的研究中也發現,導致職場成功的關鍵因素中,EQ的重要性,至少是IQ的2倍。而且職位愈高,EQ的影響就愈重要。因為國際經濟瞬息萬變,昨天的訊息讓老闆做出的判斷與決策,可能在今天因為訊息改變,他必須推翻昨天的決議,而重新找出新的解決方法,所以,很多老闆都會「變」,而且「一變再變」,如果你因為老闆的「變」,而影響你在職場中的EQ表現,那麼,你就不會是這家公司的好員工。
#@1@#因為你不是老闆,所以,永遠沒辦法知道老闆的想法,與為什麼要一變再變。每個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壓力,員工的壓力只是自己一個人的事,但是,老闆的壓力卻是關係整個公司幾十人,甚至上百、上千人的壓力,其實,如果把「壓力」(stressed)這個英文字反過來寫,竟然就變成「點心」(desserts)。可見如果碰到壓力時能夠換個角度思考,可能就會有一種全新的感受。因此,在職場中,不要因為壓力而壞了你的EQ,一定要懂得如何凍結你的情緒。104人力銀行創辦人楊基寬說過,「提升職場EQ,讓自己能在各種不同的職場生存,這就是一個上班族的最高修為。」如果自己覺得EQ不好,楊基寬認為是因為沒有把人生的兩條線安排好,一是「自我學習的線」,二是「要求別人的線」。他認為,可以把「自我學習的線」和「要求別人的線」看作開車的雙黃線,因為有了雙黃線,交通可以有秩序。想要人生不紊亂,這兩條線的擺法就顯得很重要,可以把這兩條線當作維護EQ的簡單原則。
#@1@#瞭解你的上司的個人性格與動機以及期待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想知道他會有什麼樣的回應,只要觀察他一段時間,就可以開始瞭解他的反應大概屬於哪種類型,並且可以知曉能從他身上指望些什麼。這意味著員工在受老闆氣的時候,不能只停留在情緒上的宣洩而失去理智。反倒得平心靜氣認識自己的老闆是誰,並擬定適宜的因應策略,方能與老闆共舞。就算老闆沒有因此而變成更好的一個人,但至少我們與老闆的相處會稍微容易些。職場上的EQ不僅僅是與老闆相處,與所有人之間的互動都很重要,聖嚴法師說:「我常教人享受自己的呼吸,遇到任何不公平的事情,或外在的情況很難改變時,我們可以轉念想:我還能活下去,有了呼吸表示我還活著,這就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那我就該滿足了。」
#@1@#知名暢銷作家李紹唐2006年出版的《勇敢去敲未知的門》,書中寫到,在一個世界是平的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再也沒有永遠的工作可以讓你等著領退休金;你效忠的是你的「專業」,而不是你的企業或是老闆,唯有效忠自己的專業,才能真正對於公司產生價值,也才能真正成為老闆的左右手,成為別人無法取代的人。不但要創造自己的被利用價值,還要設法成為「碰不得的人」,也就是工作不能外包的人,這樣在職場中被取代的機會就相對低很多。 他建議所有職場的工作者,「做一個值得長期投資的保值品。」建立自己的「品牌」與「聲譽」最要緊。工作不是永恆的天堂,預防被「勒」掉,平時一定要懂得居安思危,最好還能有第二專長,自我提升不一定是繼續往上爬,橫向發展第二專長也是一種能力的拓展,幫助自己發掘潛能,打開更寬廣的領域。和外面保持接觸,累積各種人脈關係與能見度。他也要大家記住,老闆能爬到今天的位置,表示他有某些長處,在某些方面的能力超越你,你應該去學習、品嚐,而不是抱怨,要學會欣賞老闆的優點。記住,「老闆永遠是貴人」,七分努力,三分機運,有了貴人提攜,不僅能縮短成功的時間,還能壯大自己的籌碼。
#@1@#把老闆也當成客戶,學習如何管理他、歷練他、適應他、欣賞他,很多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最後,想想老闆為什麼發脾氣,若是老闆罵你,你要仔細去推敲背後到底是什麼意思,揣摩他的心態。員工和老闆相處是一門藝術,盡量多溝通,只談事實,不夾雜情緒。在企業裡面,要記住不要發牢騷,要掙脫牢騷族,就必須學習「正面思考」,遇到挫折先想辦法轉移注意力,把思考焦點集中在解決方案,找出應該如何做,才是對自己最有利。「負面情緒只有殺傷力,正面思考才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