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券強制回補的高峰期逐漸過去,軋空的題材結束了嗎?從盤面看來,軋空手的力道還很強,如果用二次江陳會的4110低點起算,至友達(2409)與台積電(2330)第4季法說會,農曆春節封關日的4164低點,指數只漲了1.31%,差不多就是平盤不動。統計這段期間的三大法人上市櫃共賣超937.3億、融資減少206.5億、融券增加29192張,很明顯的籌碼被檯面下買盤給收走了,通常這類不列入政府基金與三大法人的神祕買盤,不外乎大股東與中實大戶,而這類的資金對於趨勢的敏感度,卻又是再頂尖不過。例如,央行公布金融帳當中的國人海外證券投資項目,2008年第3季由負轉正,金額為41.7億美元;到了第4季,金額擴大到130.39億美元,以台幣33元作為兌換基礎,約當5678.97億元台幣(圖1);單單看這個數據或許讀者沒有感覺,但是如果對照外資因2008年第3季起的雷曼、美林與AIG三大金融機構引爆的大裁員潮下,所賣出的4006.18億元台幣來看,賓果!這次神祕的軋空買盤謎底就呼之欲出了。
#@1@#這批從海外班師回朝的smart資金,在2003~2007年不斷地匯出,累計共匯出1681.01億美元,以台幣33.5元作兌換基礎,約當5.54兆元台幣,數目之大,遠超過同時期外資買超台股的2.34兆元台幣,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當時全球股市正在走大多頭行情之際,台股卻成為少數未能同步跟上國際股市創歷史新高的市場。從這個角度就不難發現,中實大戶未必都是跟隨著外資的看法。不僅只是看上外資的部位夠大,足以承接賣壓拋售;更重要的是「敵明我暗」的優勢,更能夠發揮制敵機先的效果。譬如,回顧這次台股的築底過程,外資因為去年黑色9月的「雷曼三兄弟」倒閉風暴(雷曼兄弟、美林、AIG),逼不得已加快賣出美國本土以外的金融市場,把錢匯回美國救急,導致在12月初密集調降電子權值股的投資評等,打的算盤就是看準了2009年1月中旬所公布的2008年第4季美國企業財報將爆利空,屆時會在農曆春節過後從容逢低回補。只可惜這個如意算盤被二次江陳會的兩岸政策融冰氣氛給打亂了,本土海外資金源源不斷地回流台灣,台股最終在2485連接3411兩大低點所形成的18年長期支撐線上築底成功。上周正當指數處在5468的5個月新高點之際,空方藉由3月底的3月摩台指最後結算日與季底作帳的兩大變數,動搖短多的持股信心,出現農曆春節之後單日184最大跌點的長黑K,看波段回檔的聲浪四起;怎知,多頭絲毫沒有力竭的跡象,4月一開始,台股馬上又創了5567波段新高點,單日量更是推升到1624億,相信在農曆年之前敢預測台股會爆出1500億以上的單日量者,少之又少,再一次地驗證股市的「二八法則」(圖2)。
#@1@#進入到第2季,行情如何應對?筆者認為軋空手與資金行情還是關鍵。4月季報、5月報稅與520,尤其這2個月又是進入到往年電子業的傳統淡季,儘管今年因中國大陸的家電下鄉急單與歐美回補庫存打破了慣例,但是資金硬是開始對電子股採敬而遠之的態度,轉戰政策偏多的金融與傳產股,可是這一次外資終於拿回了主導權,扳回一城。外資由空翻多的關鍵,就在3月中旬所舉辦的美林科技論壇上。上從馬總統、證交所、各大重量級的電子科技公司負責人,下至400多名與會的證券研究菁英與媒體同業,在會中明確接受到今年第1季應該就是谷底的訊息,以至於投資思維開始轉變。不過,外資畢竟不是省油的燈,對於已經漲多的電子股,採單兵突破,鎖定部分電子權值股重砲出擊,少部分的中小型電子股點綴;其實真正的集中買超落在金融與傳產上面,不願意幫人抬轎的心態明顯。統計自美林科技論壇之後,到4月3日為止的外資集中買進前25檔個股,依序為國泰金(192077張)、第一金(110624張)、中信金(107190張)、奇美電(93969張)、富邦金(91154張)、鴻海(77505張)、元大金(73423張)、華航(57098張)、台積電(54100張)、凱基證(50403張)、彰銀(43275張)、友達(43065張)、長榮航(41744張)、大同(41709張)、寶成(40952張)、開發金(40675張)、新光金(40287張)、矽品(37811張)、遠紡(37401張)、宏碁(33911張)、台泥(33118張)、旺宏(33062張)、統一(29272張)、台達電(28324張)、緯創(27960張),其中金融股占9檔、航空股有2檔、中概股有4檔,面板、鴻海、台積電算基本盤,小筆電的宏碁與緯創、Spansion破產受惠的旺宏等等,從結果來反推外資的動機,還是不脫看著歐美股市來操作台股的選股原則。
#@1@#為什麼說外資集中買超金融股,仍是看著歐美股市來操作台股呢?如果還記得3月中旬左右道瓊正式從6469低點開始起漲的過程,其中便有一天的漲勢是因花旗傳出今年1~2月已可獲利的傳言,帶動美國銀行股成為這波美股反彈的主要功臣之一。所以表面上看似外資也跟流行,以三次江陳會受惠題材來選股,但骨子裡還是以「歐美股市的方向來操作台股」的投資思維。所以嚴格說起來,外資只是被迫面對台股超強於國際股市的現況,以利己為出發點,另闢了戰場,回補台股;但是這一手的背後其實隱含著「後發先至」的考量。其實從美林科技論壇之後外資已經逐漸了解第1季應該就是今年的谷底,然後逐季向上成長。但是面對漲幅動輒3~5成的電子股,實在買不下手,幸好有4月的季報考驗正好可趁機慢慢的低接,企圖在今年的第3季傳統旺季扳回一城。電子股就是因為有外資慢慢的逢低吸納卡位,才得以在大漲之後的拉回不至於太深,所以這場「內資軋外資、外資大反擊」的戲碼,還有得瞧。因為緊接著由美國鋁業於4月7日所揭幕的美國第1季企業財報,攸關到外資回補的力道與速度,其中牽動到台股影響最深的莫過於4月14日的英特爾財報與未來景氣展望,預期在4月中旬以前,電子股暫只能以個股表現視之,整個4月份操作的重點應該擺在政策偏多股才對。中國官方強力宣示保8、聯準會印鈔票、日本振興經濟計畫,與台灣4年5千億擴大公共工程、六大振興產業計畫、兩岸政策開放等政策利多,是台股在農曆年之後獨強於國際股市的真正原因。由於三次江陳會可能會推前至4月底、5月初舉辦,再加上美台兩地的季報變數,使得電子股的資金已經降至5成,政策利多題材股如金融、營建資產、生技醫療等族群趁機走強,因此有鑒於行政院六大振興產業當中,生物科技與醫療服務就占了兩項,可視為重點中的重點,本周就從4月15日櫃買中心舉辦的生醫族群法說會當中,挑選再生醫學的訊聯作為觀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