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七彩繽紛,只要心境寬,萬物皆美麗。但倘若你問我世間什麼最美,我會告訴你:「憧憬」最美。有一天和幾位好友無意間逛到一幅歐洲風景壁掛,其中一位好友不禁駐足端詳,並用極致興奮的口語喊出:「哇塞!這風景好美喔!」那是一個我曾經去過的國度中某旅遊勝地的海岸風情,帶點浪漫光暈的攝影技巧的確將那風景名勝拍得美麗至極、如夢如熾。看著好友如初嚐禁果般的驚喜眼神,我卻對那風景照感覺不深,這時不禁懷疑起自己對美好事物的敏銳度。心想:難道是因為曾經去過而失去那份「憧憬」之情所該擁有的神祕感受……?沒錯,神祕的人、事、物彷彿披著一片「淒迷」面紗,充滿著令人企圖解密的內容物,總會讓人情不自禁而情有獨鍾的努力追尋。而「憧憬」是想要揭開那片神祕面紗的一種「欲望」心境,「欲望」能創造生活中嘗試追尋的前進動能。正因為群體生命與人類生活充滿著多數人「憧憬」因子的相互碰撞,讓整個人類社會變得是那麼的多元與彩姿。相信許多人年少之時,生活中出現過令你極度心儀的對象,見著她(他)時總忘情忘我的想要與她(他)更靠近一點,甚至想要即刻擁有她(他)。人情常規,當日子久了,得到的就像經常使用的利刃,漸形鈍化,感受消失;反之,得不到的,每日夢裡追尋,那份淒美的想要,反而讓人記憶更深,像磨石利刃,愈顯銳利。
#@1@#美妙的事物,眾所追求。然而,有人得失心重的非要不可,因此汲汲營營窮追不捨;有人則海海人生看淡俗事,就算失去也平常心以待之。有人憧憬金錢夢、有人憧憬美人歸,因此產生有「得之我幸,不得之我命」的宿命論點。但若我心中深置「憧憬最美」的生活哲理,則得與不得之間,何者為幸?何者為命?就價值觀兩判了。其實,很小我就深刻體會「憧憬最美」的生活哲理,它讓我經常享受著「得不到卻又那麼想要」的窩心。當我經常把「憧憬最美」深置我心時,「得失心」也因此淡然三分。當然,對事物懷抱「憧憬」,並不表示要你放棄追尋,更不贊成一個人滯留於享受夢幻式的欲望之中而已。凡事目標訂定皆須努力為之,積極爭取,生命中的活水、生活中的動能才能因此激盪產生。當人類群體豐富著「憧憬」因子之相互撞擊,「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的價值意義也才得以真正彰顯。其實生活中我們已經擁有很多,卻常又貪婪更多。對某些事、某些物,甚或某些人,何不抱持一份「憧憬」,讓那份「欲望」的「想要」稍稍離我們一點距離,你將會發現那些你想去追尋的人、事、物,蕩然在咫尺之外,是那麼的美麗夢幻,也帶給你生活無比向前推進的衝勁與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