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人平均月薪3.5萬元,而保母的月薪加上奶粉、尿布及衣服、醫藥等雜支就要2、3萬元,這還是學齡前的花費而已,一旦小孩上學了,單單整個體制內的教育費用就要準備500萬元,的確需要從長計議。
#@1@#籌措子女教育基金,與購屋、退休基金並列人生3大理財目標,是絕大多數人努力賺錢的動力,通常人們會在結婚後努力存錢購屋繳房貸,等到孩子出生要付保母費時開始覺得捉襟見肘,到了孩子上大學甚至留學時,龐大的教育費又排擠到退休基金的籌措,才會造成目前有超過75萬名高中以上學生申請助學貸款,總申貸金額超過280億元,平均每人每年借4萬元學費來讀書。有鑑於此,理財專業人士建議採取「目標並進法」,亦即20多歲開始工作賺錢,便同時按目標發生先後採比例多寡提撥基金,假設每月能存下1萬2千元,理財目標是結婚後先購屋再生子,就按3:2:1比例分別提存購屋、教育及退休基金帳戶,初步將購屋目標設定在40歲達成,教育基金則籌措到50歲,至於退休基金籌措時限可拉長到60歲,期間再視狀況調整,如此3大理財目標才可能順利完成。也許你會說要夫妻雙薪才有能力存錢,然而目前保母月薪行情在1萬5千至2萬元之間,公立托兒所、幼稚園再便宜每個月也要5千元以上,如果夫妻間有一人的月薪比保母費、托兒費還少,未來也看不到成長潛力,不如專職在家帶小孩才符合成本效益,除非家中有長輩能免費代為照顧,就能減輕生子後帶來的經濟壓力,否則購屋、生子初期財務負擔會相當沉重,最好將生產計畫延後,或是降低購屋的預算。
#@1@#所謂每個孩子500萬元的教育費,是指從托兒所到研究所,都就讀公立或一般私立學校的註冊費、學雜費與生活費,問題是現代社會孩子普遍生得少,為因應激烈競爭,莫不極力栽培;而教改一綱多本的考試方式,孩子不多學也很難得到高分,因此不僅私立學校愈來愈貴族化,才藝班、補習班及出國留學的花費也省不了,以致教育費上看千萬元。主計處調查顯示,孩子的教育支出,多占一般中產家庭可支配所得的10%至15%,理財專業人士建議,為免子女教育成為財務負擔,栽培孩子也要量力而為,相關花費最好不要超過家庭可支配所得的3成,才不會排擠其他的理財目標。一般教育等級,只要持續有工作又能量入為出,應該都負擔得起,比較需要籌措的,是大學以上的高等教育費,若加上出國深造,每個孩子得多準備3、4百萬元。籌措子女教育費要趁早,才能發揮複利的功效,也才可能追求更高的教育品質。不少父母都表示,在子女中小學的12年期間,是籌措高等教育費的關鍵時期,此時父母多在35歲至50歲之間,雖有房貸但薪資較高,面對這筆非花不可的資金需求,應採取穩健的理財態度,比較適合定存、基金、保險、績優股等投資工具。
#@1@#經過試算,若每月投資1萬元,年報酬率10%,12年後可以輕鬆籌措300萬元留學經費,若能提早到孩子一出生就每月投資1萬元,同樣的報酬率,等小孩上小學就有100萬元的教育基金,若能持續投資並增加每月投資金額,就算有2個孩子也不怕籌不到千萬教育費(表1)。以下就針對適合的投資工具詳加說明。工具1 兒童理財套餐─適合新手父母若是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籌措教育基金,由於這筆錢是經常支出,因此保本和變現很重要,最好以銀行存款為起點,但因現行利率水位偏低,使得不少銀行推出結合存款、基金和保險的兒童理財套餐來吸引客戶,以未成年的孩子為開戶人,適合理財性格偏保守的年輕忙碌父母,因兼具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功能,可望加速教育基金的累積;且所繳保費也能列舉扣除綜所稅。只是有些限定基金投資標的,保險內容也無從選擇,應該多比較幾家銀行再做決定。以經營兒童理財教育多年的台北富邦銀行為例,其所推出的「寶貝兒童理財套餐」,只要以孩子名義開立綜合存款帳戶,除可零存整付繼續儲蓄外,還可每月扣款3千或6千元定期定額投資基金,基金標的多達數百支,而只要支付6%手續費,就享有責任險5萬元、傷害險50萬或100萬元,以及醫療險3萬或6萬元的保額保障,除可循序漸進籌措教育基金外,最大的好處是讓孩子擁有自己的帳戶,從小就進行理財教育。工具2 保險信託基金─適合中產父母有風險意識的父母,會為自己或孩子投保,然而還應考量萬一年幼的子女拿到龐大的保險金,有能力管理嗎?此時就該選擇保險信託基金來籌措教育費,這是結合存款、基金、保險外加信託的組合式理財工具,以父母為開戶人及被保險人,並定期定額投資基金,萬一發生事故,保險金及基金收益交付信託,銀行再定期支付孩子教育、生活費,滿20歲時才能一次提領。承作這類商品比較積極的是台北富邦、第一、彰化及聯邦銀行等,專案內容時有變動。以台北富邦及第一銀行為例,分別推出「愛心父母」及「鍾愛一生」理財套餐,只要父母開戶並以子女名義月扣3千至6千元投資基金,同時支付7%、8%手續費,就享有保險及保險金信託,最多有200萬元壽險保障,合併基金收益按約定期給付孩子。相較於高資產人士為移轉資產常用的保險金信託,這類簡易信託可省下不少簽約金與保管費,萬一父母身後留下債務,這類商品一樣可為孩子保全資產,而且以團體險計價,保費較低廉。只是碰到基金績效表現不佳或是手頭不方便,不想繼續投資時,保險及信託功能也同時消失,變現性差了些,適合手頭較寬鬆,可長期籌措教育基金的中產階級父母。
#@1@#工具3 定期定額基金─適合用功父母如果是立即性的學費需求,由可支配所得就足以因應,每個月還能攢下1萬元以上,而且已有投資理財的習慣,就直接定期定額投資基金吧!鎖定規模較大的投信投顧公司所發行的基金,挑選上市5年以上規模較大的標的,而且短中長期績效都是同類基金中最出色的,每檔定期投資3、5千元,長期扣款定期檢視,最好每季查驗是否穩定成長,每年部分獲利贖回繼續扣款,萬一虧損超過1成,重新評估是否值得繼續投資,必要時最好轉換標的。若同時間能投資2、3檔基金,最好分散投資市場及產業,以控制風險,並擴大可能的報酬,例如全球、區域型基金,搭配單一市場、產業型基金。以今年以來表現出色的國內外基金來看,若以富達拉丁美洲基金,搭配德盛泰國、群益店頭市場或是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近1年來即使經歷金融風暴,也有3成以上的報酬,拉長到5年來看,甚至可以賺到1、2倍(表2、表3)。未來在景氣回春下,新興市場仍大有可為,花點心力去研究基金,換來孩子更好的教育品質,是值得的!工具4 高股息績優股─適合積極父母投資股票籌措子女教育基金,似乎冒險了點!不過當然不是要你殺進殺出,只要鎖定高殖利率高配股的產業績優龍頭股,資金不足時分批買進1、2百股零股,長期配股配息下來也十分可觀,因為唯有經營穩健獲利的公司,才有能力長期配發高額股息,不僅投資風險降到最低,還有可能股價、股息兩頭賺,而從零股切入也能降低投資成本。根據統計,2009年台股殖利率超過5%的公司就有6、70家,超過10%的也有10幾家,單單股利報酬率就是定存的5倍以上,難怪德意志證券認為高股息選股是穩贏的投資策略,選定12檔防禦性的高股息股票,適合長期投資,其中包括中華電信(2412)、台積電(2330)、仁寶(2324)、中鋼(2002)、統一超(2912)等產業龍頭股。以中鋼為例,若2000年購入持有到2008年金融風暴前,股價漲幅2.5倍,加上每年殖利率5%至10%,目前股價30元左右,是不是很值得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