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閱讀了一篇三袋米的故事,描述一個特別貧困的家庭,父親在兒子剛上小學的時候就過世了,母親沒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拔著兒子。那個村子沒電,兒子爭氣地在油燈下埋首苦讀,母親總是依依相伴,日復一日地伴隨他長大,終於不負所望考上了縣一中。兒子的長進,母親憂喜參半,因為患有嚴重風濕症的她已無法下田耕種,家中三餐不繼,更何況是每個月要交給學校的30斤米?孩子深知母親的苦處,殷殷懇求母親讓他退學在家幫忙務農,母親盛怒之下甩了他一巴掌! 兒子聽話的到學校讀書,而母親則在無法可想之下,自己一瘸一拐地到鄰村乞討,由於乞討來的米新舊不一,雜色混淆,當她每個月把袋袋雜色米交給學校的時候,還被不知情的掌堂師傅再三酸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父母的期望,許多父母總是不畏辛苦的付出,只為換得子女更好的前途。過去農業社會,大家都說多子多福氣,現在環境變遷,生育率每下愈況,根據內政部1~9月的推估,今年的出生嬰兒數將低於19萬2千人,恐怕再創歷史新低,探究原因不外乎經濟因素,而養育一個小孩究竟要花費多少錢呢?據調查研究發現,培養一個孩子到大學畢業至少花上5、6百萬元,如果寒暑假再送小孩出國遊學或留學,那父母親當然就要更拚了!
#@1@#高齡、少子化是目前各先進國家普遍面臨的現象,台灣也不例外,因此除了督促政府相關單位健全老人照護體系外,每個人都應有所警覺,在年輕的時候就該務實規劃老年退休生活,把少子化對於高齡化所衍生的經濟問題降至最低。如何規劃呢?如同節目中經常提醒的,理財的第一步,「記帳」為首要。若是夫妻共同理財,建議可以製作「收支平衡表」,在瞭解彼此的收支情形後,雙方訂出共同的目標,例如要不要生小孩,或者要存多少錢、過哪種生活,再逐一規劃投資項目。人生的變數很多,但要掌握卻不難,認真的去做就可以了!「找到人生定位」、「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是YAHOO調查30歲以前網友最想達成的目標,人生有夢最美,理財要趁早,祝福大家開心做個有錢人!你的理財問題:夫妻之間的理財之道?現在社會大多是雙薪家庭,夫妻皆有主要收入來源,如何分攤家庭開銷及負擔是一大學問。若能在婚前建立理財共識與習慣,將有助於婚姻品質的維持,譬如旅遊、買車、購屋、投資等,哪些是必要支出?哪些未來會增值?哪些只是一時享受?雙方彼此應該都有個基準。另外,夫妻應該養成記帳習慣,每月生活開銷最好都能如實記錄,而不是有個大約的印象,家庭開銷與投資盡量使用同一個銀行帳戶,則有助於掌握每月的收支情形。若要購屋,請以地段良好的標的為首選,且貸款不要使用寬限期,採用本息攤還會比較划算。為防止突發緊急事情發生,盡量保有月薪10倍的存款水位,而多餘的錢則可拿來做投資配置規劃。夫妻理財做得好,才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安然退休無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