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降臨,也迎來香港回歸及筆者來台的26周年,台北跟香港兩地最大的不同,除居住環境外就是「移動的自由」。大學時期最開心的是騎上摩托車在台北街頭穿梭,到景美夜市、貓空,還是敦南誠品看書皆可任我行。其後住在市區,招手可搭計程車,也是無比便利,去基隆外木山看海戲水成為日常。如今有了「行政院TPASS之1200都會通」的優質政策,在周邊城市更自由方便。期待政府早日設定不同的價格,讓用者自付精神落實,並設定車資補助上限,以免民眾濫用,造成國家的負擔!更能發揮此政策的良意。
說不定延長普及後,對於台北市核心區域的房價也有降溫的作用!
七月初和女兒結束了十二天的香港小旅行,再來到基隆港更有熟悉感!
二十年前常帶僑生學弟妹逛廟口夜市,迎著海風那回憶常浮現心頭。四年前就諦學堂也贊助海洋大學的社團提供漁工免費學中文的講師費,還為此去拜訪當地的印尼店!
今年初筆者跟隨「跨境創新創業交流協會」榮譽顧問連勝文、理事長盧文聰、簡榮宗前理事長等企業家前去拜會基隆市政府!謝國樑市長悉心介紹及安排,參訪了和平島與彩虹屋、漁港等相關景點,並和地方創新團體交流,對這個地方有更多的認識。筆者建議除了交通優化,各景點應該加強越南語與印尼語的介紹,讓更多假日休閒的移工便於出遊。景點雖然是委外經營,但也可以鼓勵他們以更多元、彈性的優惠方式,促進在地居民非繁忙時段的運用。
基隆不只是台北後花園,更是百年開埠的國際城市,更要有國際的管理與思維!善用僑外生及國際人才,能帶來更多元的觀點,吸引更多國際遊客。
五月份,在林南宏老師贊助下,我們也配合基隆市政府教育處為獲獎的高職學生舉辦了一場公益電影欣賞《做工的人》,當天盛況空前。議長童子瑋表示會找時間來就諦學堂參觀交流;張淵翔處長代表副市長出席,並表示副市長將邀請我們到市政府作客,讓我們感受到基隆人的熱情。
上周筆者也到基隆拜訪地方前輩,前北投社區大學校長謝國清開立之「友.余書店」,充分展現推廣地方文創的特色;透過基隆社大校長蔡素貞更了解在基隆發展亞洲各國語言文化的可能性,接下來會陸續拜訪政府相關單位,希望有一天可以把就諦學堂之台語及十多國語言課程及在台北呈現的價值提供給基隆的朋友,讓大家不用專程到台北。
隨著公車的便利,我也走到基隆的大街小巷,感覺就像我三十年前在廣州看見的景象,熱鬧中仍充滿了人情味!基隆的海鮮、鳳梨酥讓人印象深刻,期待基隆可以增加更多東南及南亞的文化活動,也可以看到印度等更豐富的文化活動,讓更多基隆的美好被看見!
(本文作者李三財為財團法人賽珍珠基金會董事/就諦學堂創辦人)
▲基隆是我希望的城市,分享了一些想法有些建議,包括和平島的指示牌,如加上越南文與印尼文,會吸引移工成為假日旅遊的選擇!
▲拜會創立基隆「友.余書店」的前北投社大謝國清校長(右),知無不言,筆者收穫良多!
▲筆者到基隆社大拜訪蔡素貞校長,獲得許多最新建議,期待未來可以共同合作文化公益課程,造福在地民眾!
▲到基隆探望慰問在洗球場的林立青帶領由街友組成的「攸惜關懷協會」工作夥伴,筆者也順便體驗學習清洗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