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遣懷》「十年一覺揚州夢」,而《理財周刊》一行刊載十年頭。浩浩500期,走過500個「周」的漫漫歲月,伴隨著台灣政經的起伏更迭,「踏」過網路泡沫、「渡」過金融海嘯,也經歷過台灣政黨的輪替再輪替,深探時事、剖析產業、忠實報導、現況寫真,更掌握趨勢、預測未來,《理財周刊》上下同仁,期期同心齊力,提供讀者最豐富的財金報導、最正確的財金資訊及最專業的財金新知。創造特色永遠是贏在起跑點的第一步。《理財周刊》不斷的力求創新與突破,讓台灣寶島成為「全民理財島」的終極目標,凸顯出了理周強化全民理財教育的特色。「財富管理」的新世代裡,「理財」儼然已成為一門普民顯學,《理財周刊》因此肩負理財教育重責,祈以更精彩有趣的理財故事、更深入淺出的理財哲理、更即時新穎的理財新知、更深層探究的理財趨勢,為打造「全民理財島」願景而呈上最大努力。寶島台灣,累積數十年經濟奇蹟之果,早已造就台灣成為財富普民化的財富之國。然而,近些年來,M型社會益顯形成,如何讓M型左端的「低收入戶群」,破解貧窮,讓M型右端的「高資產族群」,為善健康,《理財周刊》戰戰兢兢,使命感重。最近,與一些金融機構在職學生閒聊,聽聽他們對理周雜誌的評價,他們告訴我,內容充實,在深化理財知識與教育的大架構下,甚至多元性的融入「為善」與「健康」等資訊與報導。沒錯,在理周同仁口中,最能琅琅上口的,莫過於「理財、理善、理健康、理出美好人生」的slogan(標語口號),這些正是理周經營的現階段中心理念。古有明訓:「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當今「財富管理」新世代裡,「理財」就是「行」的功夫,而「文」則可以「善」為表徵。當「理財」順遂成功,個人財富才得以擴大,則「理善」的行善作為,自然容易彰顯。然而,財富是零,健康是一,數字上創造再多的零,左行缺一個一,都將形同烏有,因此,唯有理好自己的健康,財富數字才得以發揚極致光大。傳統中國社會「士、農、工、商」,強調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人生處事之準則;今日社會「商、士、工、農」,著重以「理財為善、生技保健」為生活重心。轉眼間,《理財周刊》500期了,秉諸「理財、理善、理健康、理出美好人生」的經營宗旨,要與台灣子民永續打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