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國泰人壽福和通訊處區主任劉珈君,是因為全省機場國泰人壽的旅平險宣傳海報上有其倩影,亮麗的外表讓她在幾萬名業務夥伴中雀屏中選,成為廣告模特兒。身為她的母親,同時也是引領她入行,目前是國泰人壽業務襄理的徐美華表示,「珈君進入國泰人壽以來,每月業績都創新高,入行不到半年就升區主任,如今是帶領13位組員的主管。」看到女兒一路的成長及成就,徐美華眼中閃著驕傲的表示。儘管劉珈君入行短短6年多就有如此耀眼成績,但很多人知道她的背景後,或許會質疑這些成績是因為她有父母及阿姨作為強力的後盾,但其實是因為不服輸的個性,也成為鞭策她往前衝的一股動力,讓她入行2年後,就積極成立自己的分處,試圖脫離父母的保護羽翼,用行動證明自己也可以讓母親感到光榮。
#@1@#從小劉珈君就看著母親為了賺錢,辛苦地出國跑單幫批發服飾,直到母親轉換壽險跑道,個性變得更樂觀,也讓劉珈君感受頗深。徐美華回憶過往表示,由於先生工作關係必須長年在外地,除了要獨力帶大3名子女外,還要照顧舶來品店生意,記得有一次懷孕,出國帶貨時在日本跌倒暈過去,因怕住院花錢,只好趕緊爬起來,隔天立即回國就醫,從此感到心灰意冷而決定轉行。「事後回想,是一位舶來品客戶有心機的增員,她看準我愛錢吧!」徐美華提到入行經過笑說,有位店裡常客發現她有做保險的特質,運用潛移默化的方式,一點一滴地侵入,讓她沒有任何防備。第1次,這位常客想試探她對保險的觀念,就說:「我跟你買衣服,你要跟我買保險」;第2次說:「你幫我介紹一位客戶,我就給你3千元紅包」;第3次說:「你保險觀念很好,我建議你來兼職做保險」。就這樣徐美華1984年進入國泰人壽,第1個月就做了14件業績、首年度保費收入(FYP)700多萬元,第2年就升到處長;1986年,徐美華也增員親妹妹徐嬿順入行,現在是國泰人壽業務襄理。「至於增員珈君,我希望她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學習一些經驗、多一些歷練,真的覺得保險業適合自己再進來也沒關係,而不是因為我的關係就把自己侷限住了。」雖然劉珈君大學二年級時在母親的鼓勵下,考取「人身保險業務員登錄證照」,回想過去,雖然母親從未強迫她要做保險,但母親做保險的情況無形中讓她融入這份工作,也讓她對於母親的工作有正面的觀感。在入行前,劉珈君也試圖到外面闖蕩,擔任雜誌編輯時面臨同儕間競爭,或是必須在寒冷冬天拍廣告,讓她打了退堂鼓。
#@1@#徐美華表示,永遠記得女兒在寒冬中只穿比基尼拍攝建設公司廣告,心疼女兒的她趕緊請附近飲食店老闆煮熱湯給女兒暖身,但也因此讓徐美華發現,女兒吃得了苦,加上愛賺錢這兩個特質,完全符合從事保險業的特性。徐嬿順表示,早期壽險業尚未電腦化,建議書等書面資料都是用手寫,直到7~8年前國泰人壽全面電腦化,這對電腦一竅不通的國壽媽媽而言,又是另一項挑戰,當下讓她及徐美華萌生退休的念頭,但想到對客戶一輩子的承諾,讓徐美華想到說服女兒劉珈君來接棒。身為客家子弟的劉珈君,真正想進入保險業是因「賺錢」的念頭強烈,加上不服輸的個性。由於當時正在讀研究所,心想先以玩票心態兼職做保險,剛好國壽招考儲備幹部,徐美華鼓勵她去報考,結果一試就中。但也因好勝心使然,當時同期有位與她同年紀的女生,一個月就賺了200萬元,心想「她可以做到我也可以」,且看著兼職的薪水從每月2~3萬元增加到7~8萬元,甚至有一次領到19萬元,也讓她更加確定要走這行,延續母親的事業。女兒加入團隊後,徐美華及徐嬿順為了作好表率,反而更有動力往前衝,但姊妹倆剛開始認為和第二代一起共事,並不見得是件完美的事。以取得專業證照這件事來說,徐美華及徐嬿順就比其他年輕夥伴多了一點壓力,當時投資型保單當道,為了證明自己也能跟著市場趨勢走,且不能在劉珈君面前丟臉,徐嬿順只好閉關苦讀一個月,考上後銷售投資型保單的FYP高達200多萬元。緊接著就是客戶群是否會重疊問題,由於第一代行銷對象大都是老一輩的那種緣故市場,劉珈君表示,因為自己年輕,所以客群多集中在同學、朋友,她知道要做得長久,客群就要跟母親及阿姨有所區隔,但她也知道剛開始自己的行銷經驗還過於稚嫩,「我知道自己的客戶類型有限,因此一定要有機會就去多接觸不同的人,增員或多銷售一個人,保單就多一條人脈。」憑著一顆「憨膽」,讓她反而創造出一番自己的成績。
#@1@#「身為保險第二代有個優勢,就是母親已經開了一條路,讓她少走很多撞牆的冤枉路。」儘管劉珈君在壽險業不喜歡把母女間的關係檯面化,但在國壽這個大家庭,總有許多第二代傳承的案例。劉珈君坦言剛入行時,外界其實會給第二代很多的枷鎖,也會將所有第二代拿來作比較,「當時母親與阿姨已經很優秀,外界會認為劉珈君做得好是應該的,因為你有很多的資源,如果同樣的國壽第二代間升級或自己業績有些許落後,大家就會開始耳語,原來你也不過如此。」女兒有如此堅定的鬥志,徐美華當然點滴都看在眼裡,畢竟從事保險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徐美華自己也是一路辛苦走過來的。雖然有父母和阿姨在保險業當標竿,但劉珈君的眼光並不止於此,她認為強大組織很重要,因此借重母親的經驗,成立通訊處。2006年2月剛開始成立通訊處時的辛苦,劉珈君至今仍難以忘懷。她表示,那時候正逢懷孕,加上又要兼顧研究所課業,許多繁瑣事件接踵而來,徐美華因擔心女兒無法負荷壓力,還為此冒出許多白頭髮,但也因這次的經驗,讓劉珈君更加體會母親一路走來的辛苦,瞭解除了自身業績達到標準外,還需要很多支援,才能順利成立通訊處。全省到處包工程20幾年的父親劉中仁,在2005年也被女兒增員入行,現為國泰人壽業務專員,劉中仁表示,「為了支持女兒的工作,加上這是一個沒有成本,卻可以創造高成就的生意,對於老婆或女兒的職業我從未干涉,但感受到成功的氛圍,無形中讓我知道保險業的辛苦,也發覺它的可塑性。」「如果父母有心要栽培女兒在這一行有所成就,你就一定要把它當作正規的業務人員。」而這就是徐美華的作法,她認為很多人可以把員工訓練得很好,但是訓練自己的小孩時卻失敗,因此,徐美華當年增員女兒入行時,反而把女兒交給另一位好友主管來帶領,看到女兒今天的成就,應驗了策略奏效。如今女兒獨立成為主管,徐美華眼中閃爍著驕傲,女兒入行6年多了,如今她反而覺得自己可以從女兒身上學到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