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可說是許多中小企業主的痛。即使是台灣首富郭台銘,創業初期也曾歷經騎著機車,沿街找親友、同學借錢的時光。他們創業伊始,沒有任何資產,但需要資金,找銀行,動輒需要抵押房子、土地,口袋空空的他們根本不容易借到錢。如果他們想購買設備或原物料,除了地下融資管道,能夠找的就是租賃公司。
#@1@#陳鳳龍說:「租賃一開始在台灣是從信託投資公司的租賃保證業務開始,之後,就有專業的租賃公司出現,最初有3家,包括中央租賃、國泰租賃,還有中租迪和,不過,當時是叫中國租賃公司。我最早就是進入中國信託的租賃保證部門工作,從業務員做起,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當時的他每天勤跑客戶,找中小企業主接洽,詢問他們有沒有資金需求,探詢可能的業務機會。酒量不好的他,還得與客戶喝酒應酬,加上工學院畢業的背景,還得磨練口才,每天忙得不可開交。陳鳳龍說:「即使到今天,中租迪和的業務開發模式,還是跟30年前一樣,就是由業務同仁主動拜訪客戶,開發客戶。我們要先找出企業的資金需求,再根據他們的需求找出可以配合的解決方案,而不是等客戶上門借錢,這是我們獲利的基礎。」他的幕僚說,即使陳鳳龍已經成為董事長,還是常常察看同仁上傳的拜訪行程,甚至直接打電話給業務員面授機宜:「資深業務員都習以為常,但菜鳥可能會嚇一跳,畢竟董事長親自打電話不多見。」
#@1@#陳鳳龍解釋:「由於銀行向社會大眾吸收資金,他們放款往往要求要有擔保品,但是,中小企業主不是沒有擔保品,就是有擔保品,但可以借到的資金還是不夠。但租賃業就沒有這種限制,這就是我們的商機。可以說,我們的客戶,有7到8成都是中小企業。」陳鳳龍說,一開始,台灣的租賃公司主要從事「設備租賃」。也就是說,當中小企業需要採購設備,可以與租賃公司接洽,由租賃公司出資購置設備,再租給客戶,然後以3到5年的時間分期償付租金。在租賃期間,機器設備仍歸租賃公司所有,但只要客戶依約付款,租賃期間一過,設備就屬於客戶所有。這些機器設備幾乎不限種類,從平常的機械設備,到天上飛的飛機,在水上航行的漁船、貨櫃輪,還有地上跑的車子,租賃公司都可以協助。由於台灣中小企業占多數,租賃業這塊市場看似商機無限,加上當時政府尚未開放新銀行設立,銀行數目有限。在政府正式開放租賃業後,就吸引了許多企業加入市場競逐。可以說,當時是租賃業的黃金時期。
#@1@#擔任租賃公會理事長的陳鳳龍說:「目前加入租賃公會的會員公司有17家,但在1983年租賃公會成立時,有30家左右。但是,後來很多公司都退出市場,當時已加入且目前還在營運的公司,大約只有2~3家。」造成租賃公司退出市場的原因,就是因為租賃業看似商機無限,但其中隱藏的風險其實很高。很多租賃公司買來機器設備,租給企業,但後來企業倒閉,租賃公司其實不一定可以順利出售設備,或出售的價錢根本無法彌補損失。陳鳳龍說,他的職業生涯中,有件印象最深刻的案子,就是幫永興航空公司(後來併入華信航空)承作飛機租賃,後來永興發生財務危機,為了確保債權,他還協調當時的飛機製造公司代為尋找國外買家,甚至還協助召開債權人會議。隨著金融環境的改變,租賃公司的業務也不斷擴大。陳鳳龍說:「一開始我們的業務還侷限於採購新品的業務,之後,就慢慢演進為『售後租回』模式,客戶可以將現有的設備賣給我們,然後再由客戶租回去。從單純的租賃,變成一種靈活的企業財務調度方式。只要客戶的設備沒有設定抵押,就可以利用售後租回得到一筆資金。」
#@1@#最後,連企業還沒有到期的應收帳款,都可以先「賣」給租賃公司,扣除一些費用後,剩下的工作讓租賃公司去處理。從上述的業務可以發現,租賃公司的利基是靠著幫中小企業承擔風險而獲利。但如同英文成語所說,「每朵玫瑰都有刺」,利潤雖然誘人若沒掌握好,風險是會刺傷人的。陳鳳龍說:「風險並不可怕,重點在於如何掌握風險,還有如何計算出應該有的風險貼水(risk premium),讓業者可以轉換成利潤。」而中租迪和能夠立足於租賃業30年,就是靠對於風險的掌握。陳鳳龍說,中租迪和的風險控管,主要是建立在30年來累積的資料庫。他指出,「租賃業的客戶集中在中小企業,一開始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累積了30年的經驗,我們已經有相當多的資料,建立了一套系統與制度,評估與掌握中小企業營運風險。」他解釋:「例如我們的業務與審核評估是分開的,業務找到客戶,需要由另外一組人去評估客戶可能違約的風險。另外我們也有一套internal rating base system (內部風險分級資料庫)。不過,企業的資訊不是100%透明,系統再好,它的輔助效果,只能達到6~7成左右,剩下的要靠經驗判斷。」為了剩下的3成風險判斷,中租迪和內部建立了一套「產業專家制度」,培養風險評估的人才。員工必須通過嚴格的考試,才能成為所謂的「產業專家」。
#@1@#目前中租迪和內部,大約有60個專家,遍布在北中南地區,可以說台灣各主要的中小企業產業聚落,都有這些專家。所謂的「產業專家」,就是已經掌握到某些產業領域的相關知識,還能知道如何運用調查方法,蒐集相關產業資料,進而對客戶與其所屬產業的未來做出風險判斷的人員。陳鳳龍說:「我們有很多特殊產業的客戶。例如最近幾年發展精緻農業,我們有做蘭花出口的客戶,也有做碾米廠的。或者現在有很多大型吊車機具業者,這方面的相關風險,就需要仰賴產業專家的判斷。其實,這個過程說穿了就是要下苦功,要透過廣泛的訪談、蒐集資料,一步一步的建立對客戶與所屬產業的了解與風險評估的憑藉。」為了培訓人才,中租迪和每年不惜花費比金融業高出平均1.5倍的金額,進行人員的培訓,這種「福利」算是相當慷慨。以陳鳳龍自己為例,1995年公司就讓他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史隆商學院進修一年,這一年,不僅公司薪水照付,連史隆商學院的高昂學費,都是中租埋單。而主管進修EMBA或普通職員報名進修課程,也有相同待遇。
#@1@#也因此,中租迪和的人才,也往往成為銀行法金部門挖角的對象。不過,陳鳳龍的幕僚說:「雖然很多人被挖角,但也有不少人回鍋,因為他們說,銀行的工作太無聊,沒有這邊有挑戰性。」目前融資公司法草案正在立法階段,完成後,租賃公司可以轉型為融資公司,直接融資給客戶。陳鳳龍對此寄望甚深,他指出,如此一來,中租的業務範圍將可望擴大,搭配已經登陸的優勢,中租迪和的營運可望再創高成長。陳鳳龍說:「未來我們會採取『雙引擎策略』。第一個引擎是台灣,另外一個引擎則放在大陸。」令人好奇的是,台灣已有許多產業外移,中租如何還能開創高成長?陳鳳龍說,除了轉型為融資公司可以拓展業務外,中租還希望向下延伸客戶。除了中小企業,甚至是農漁業以外,還要承作微型企業客戶。此外,中租也將向上與供應商合作,讓各個具有一樣客戶基礎的事業單位,與供應商合作,共同協銷。例如長期租車業務,就可以跟中小企業租賃部門合作。
#@1@#至於大陸部分,中租已經在2005年登陸了。當地市場龐大,而且才剛開始成長,陳鳳龍預期,未來應該還可以維持10年以上的高成長。中租將在可見的3~5年,在中國持續擴充據點。陳鳳龍說:「經營金融業,就是經營客戶的商業關係。未來,我們希望連結台灣與大陸這兩個引擎,不僅將業務擴大,還可以進一步掌握客戶的風險。我們也希望可以把我們在台灣發展的風險控管機制,帶到當地,同時進行在地化,培訓當地的團隊。讓中租的客戶在兩岸都有同樣的服務品質。」
#@1@#星 座:牡羊座學 歷:美國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MBA 成大交通管理科學系畢業 經 歷:仲利控股總經理 2005年十大傑出經理獎—傑出總經理獎 中租迪和公司總經理 中租企業董事長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