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A特力屋,目標成為亞洲前三大家居家飾品牌,也正一點一滴改變中國小資階級的生活風格。
一雙室內拖鞋,你猜中國消費者會花4.9元人民幣買,還是砸下149元?
在中國的家樂福、大潤發據點,4、5元左右的拖鞋,架上陳列了4、50種,讓人眼花撩亂。他們共同的特點是:便宜。
但走進北京東直門的HOLA特力屋,架上雖然也有2、30雙各式各樣拖鞋,但他們的定價策略,卻是家樂福的30倍。
這3000%的差距,隱隱透露出了中國家居市場的消費革命!從大量廉價到質精細美。
「13億人的消費品味,正在覺醒!」特力集團董事長何湯雄語氣加重了幾分說。
「人在飢餓的時候,是想不到家居生活的!」特力集團執行長童至祥也附和說。
北京上海人均GDP逾1萬美元
的確,根據歐美經驗,一個國家在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後,生活家居市場會跟著開始萌芽。以中國GDP成長率8%、人民幣升值3%來計算,預估今(2010)年上海人均GDP將達到12000至12500美元,北京則達到11800至12200美元間。
根據中國社科院的最新統計,全中國的中產階級人口數,已達總人口的23%,尤其在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大城市甚至高達40%都是中產階級。如果用這比率進一步計算,會發現大陸中產階級人口總數超過3億,已經比美國總人口還多。
如何滿足這群小資新貴的食衣住行育樂?無庸置疑,早已成為全球消費精品品牌的新顯學。
何湯雄和康師傅(910322)控股董事長魏應州是老朋友,何湯雄進入大陸市場後,也常常拜訪魏應州,話匣子一開,晚上10點鐘聊到半夜1、2點是常有的事。魏應州最常跟老友說:「老何,再不進來做家居,就來不及了!」
的確,從LV到Gucci,從IKEA到HOLA,對於中國這世界市場,都非常積極,更不敢放手。他們也一點一滴的改變中國消費文化。最近來自丹麥的JYSK、日本Niddori等跨國家居企業,也都瞄準了中國市場,積極準備展店。
面對跨國品牌挑戰
「真的要進入戰國時期了!」HOLA特力屋中國區總經理顧憶華,最近就一臉興奮的跟所有員工說,「大家準備好,我們要開戰了!」
成立於1972年的特力集團,在台北從一顆螺絲、一隻榔頭進出口貿易做起,迄今已經茁壯為年營業額達7億人民幣的龐大零售集團。1995年起,特力決定從B2B貿易,走向B2C的實體通路,先與英國零售業巨人翠豐集團(Kingfisher Plc)合作,在台灣推出B&Q(即百安居)大型DIY家具零售通路,之後又推出HOLA,專攻家居家飾市場。
HOLA(House Of Living Art),HOLA在西班牙文的意思就是「快樂、愉悅」的意思,HOLA就是著眼在「裝飾美化」這一塊。比起沙發、床鋪等硬體家具,HOLA更專注在可以隨季節更替的家居軟體上,HOLA在中國有6成顧客是女性,年齡層在25至35歲之間。顧憶華觀察,起碼1年的夏、冬兩季,他們會更換家中寢具等軟體。
童至祥微笑著說,不論在中國或臺灣,「HOLA不斷影響消費者Life Style,一直引領著市場trend!」
「HOLA更重要的定位,就是付得起的品味!」童至祥說。
就讀中歐商學院EMBA的顧憶華笑著說,2、3年前,她有一個同學帶著老婆在上海逛HOLA,買了一堆東西。同學事後忍不住抱怨說:你們HOLA東西怎麼這麼貴?
提供付得起品味商品
到了今年初,顧憶華另一個中歐學長,一家人去HOLA買了好幾車的家飾,總共花了超過2000元人民幣。學長特地打電話給她說:HOLA真便宜,物超所值!
「我們提供的是premiums的商品,相當於百貨公司等級!」顧憶華分析,中國人到百貨公司、購物中心購買家居商品的比例非常低,占百貨公司營業額比例僅約3至5%,在台灣卻可達到3成以上。
因此關鍵在於,HOLA這些零售業者,如何提供便宜又高品質的商品,吸引中高端顧客前往消費,讓他們都知道:不一定要到百貨公司才買得到。
「我們不唱高調,但掌握小資情調!」顧憶華強調。
的確,隨著中產、乃至於金字塔高端消費者人數愈來愈多,商品定價比歐美日品牌便宜,但設計、實用性更貼近中國消費者的HOLA未來成長空間還很大。
一個關鍵數字,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的最新資料,在2010年1月,大陸70個大城市的房價,已經比2009年同期大漲9.5%,連續創下13個月來新高!在房市火爆的前提下,相關家居用品市場,都呈現百花齊放的好景象。
目前,HOLA在兩岸展店已經接近50家,預估今年在中國營業額可達7億人民幣,更長久的願景是:成為亞洲前三大家居家飾品牌!
童至祥分析,亞洲占全球零售市場比重,已經超過三分之一,且持續上揚!尤其在日本市場比重下降的情形下,中國內需成為主要成長動力,因此已是兵家必爭之地。
改變策略集中開店
HOLA目前的展店策略,主要在大北京、大上海、大廣州,之後再進攻二三級城市。
過去5年,HOLA展店太散,在中國各城市間戰線拉得太長,導致每一間店的成本回收時間也跟著拉長。尤其HOLA一家新店成本約400到600萬人民幣之間,過去在積極展店的前提下,使得實際獲利時間也推遲至2011年。
「我們不要再遍地開花,現在要集中!」童至祥強調未來的開店策略。
一手操盤實際開店事宜的顧憶華說,金融風暴來襲後,HOLA是最快恢復元氣的零售業者,也最快開始找點。供應商都問他,現在沒人敢開新店,連百思買都不開了,你為什麼要開店?
關鍵在於很多好的地點,這時候都騰出空間了。包括上海中山公園、西浦陀、浦東大拇指等過去一位難求的人氣商圈,在商業地產洗牌後,給了HOLA進駐機會。
童至祥微笑著說,在老闆囑託下,從今年起,她會花一半以上的時間在中國市場。
「其實,home improvement的市場真的很大!」童至祥強調,HOLA不斷提供客人新觀念、新體驗,只要有價格合理的好商品,客人就會不斷來買,「跟好幾年只買一台的PC市場完全不一樣!」
2009年上半年,為了從金融風暴突圍,台灣HOLA更適時犧牲5%~7%的毛利,推出更多高質感平價家飾。「好多新商品,兩個禮拜就賣掉一整季的量!」HOLA台灣總經理蔡玲君,微笑著回憶起當時的佳績。
「不管怎麼樣,都要讓消費者從家裡走出來!」蔡玲君言簡意賅的,為HOLA成功突破不景氣與淡季定調。
進駐購物中心
在台灣善於面對低潮,在大陸卻面對市場迅速成長,HOLA最大的一課,還是要盡速獲利。
顧憶華說,為了把HOLA做得更大、做得更好,目前的一個重要策略是,走進百貨公司與購物中心開店!
好比Zara、H&M等成衣品牌,在歐美市場,都是在百貨公司外,各個人氣商圈獨立開店營業。但到了中國,他們都選擇走進百貨公司與購物中心的一樓開店,共存共榮。
以北京東直門的來福士來說,HOLA就成功複製這個策略。雖然營業面積較小,但每到周末,到這逛街、用餐的白領消費者,也都會順道逛一下HOLA。相較於需要開車前往的郊區大店,人氣、買氣都大幅提升。
另一家位於北京崇文門的HOLA新店,也即將在十一假期前開幕。未來兩年,面對歐美日群雄蜂擁而來的戰局,HOLA如何更上一層樓,確實仍是中國生活居家產業的火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