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各大國際投資銀行在2010年底的預估顯示,未來1年人民幣的升值空間將上看3~7%之間,加上目前中國1年期定存利率達到3%,持有人民幣資產未來1年的報酬率就可望上看10%。今(2011)年中國必然會面臨的第2大趨勢就是人民幣的升值。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內外皆有,內在經濟高速成長,累積了大量的消費能力,外在貿易順差愈來愈大,全球各國都聯手對人民幣施壓,雖然中國一直以行政手段干預價格,但為了壓抑輸入型通貨膨脹並平息國際輿論,1月19日胡錦濤訪美時的確可能送出升值這項大禮,而相關的投資契機正是2011年最大的理財趨勢之ㄧ。國際壓力迫升人民幣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放寬匯率浮動區間,人民幣正式踏上升值之路,但2008年7月就因為金融海嘯爆發而再度回歸鎖定美元的政策,中國官方考量最重要因素就在於不希望人民幣的匯率過高影響到出口競爭力,因此,即使2010年6月19日恢復人民幣匯率浮動,中國仍以操控中間價的方式壓抑人民幣的升值空間。只是由貿易順差來觀察,截至2010年11月底,中國在年又創造了229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且1至11月中只有3月份曾出現逆差情況,讓中國的貿易順差不斷刷新歷史新高的紀錄,其中自2010年5月以來,中國對歐盟的貿易順差一直保持在100億美元以上,並且有不斷攀升的趨勢,目前已經達到近150億美元之譜,占中國順差餘額的6成以上。目前歐盟已經對許多中國產品同時進行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三種調查,且當前對中國的貿易壁壘已經由傳統的紡織服裝等行業擴展到高新技術行業。貿易順差過大也引起國際間龐大的輿論壓力。根據WTO的統計,中國受到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案件幾乎占到了全球的50%,並且連續十幾年一直是受到反傾銷最多的國家。光是去(2010)年前3季,就有19個國家針對中國產品發起了88件反傾銷調查,除了來自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如APEC及IMF等,更由於G20替代G7成為國際間商討金融經濟局勢的主要會議,許多新興市場國家也加入對人民幣匯率施壓的行列。經濟成長動能拉抬匯率除了國際壓力以外,人民幣升值最大的動力當然還是來自中國的經濟成長,截至2010年9月30日為止,中國外匯儲備餘額達到2648億美元,比起2009年同期增加了15%以上,顯示外匯供給大於外匯需求,人民幣升值壓力相當巨大。就經濟成長來看,OECD認為今年全球的經濟成長率只有2%~2.5%,且不論是亞洲、歐洲還是美國,2011年的經濟成長率與2010年相比都要來得更低。只有中國與印度2011年的經濟成長,將分別達到10.5%與9.7%,比起2010年並未明顯回跌,這使得國際熱錢加速流入中國,其鎖定的正是人民幣的升值空間。國際熱錢有多熱呢?由香港就可以看出,中國與香港在2010年7月19日簽訂了《香港銀行人民幣業務的清算協議》,允許所有企業開設人民幣戶頭並且取消金融機構對人民幣業務的金額限制。簽約當時香港共有800億人民幣的存量,到了11月底,香港銀行業人民幣的存量已經上揚到了2,800億,如此快速的成長充分展現出市場強烈的需求。目前市場有多看好人民幣的升值空間呢?依各大國際投資銀行在2010年底的預估顯示,未來一年人民幣的升值空間將上看3~7%之間,加上目前中國一年期定存利率達到3%,持有人民幣資產未來一年的報酬率就可望上看10%,這還是中國未來一年不升息的情況下產生的報酬率,若今年中國升息2~4碼,人民幣資產報酬隨時可望上看15%!如何參與人民幣升值商機當然,對於台灣投資人而言,人民幣的商機其實較難掌握,畢竟人民幣並不是自由流通的貨幣,台灣投資人除非在中國工作,也不容易享受高額的定存利率。因此要參與人民幣的投資商機只有兩種間接的方式,一是間接透過香港平台購買人民幣相關產品;二是間接以股票的方式來參與人民幣的上漲契機。一、 透過香港平台購買人民幣商品香港目前全球唯一在中國境外可以自由兌換人民幣的地區,因此發展出各式各樣的人民幣產品,主要包括人民幣存款證、人民幣定存、人民幣保單、人民幣債券以及人民幣基金等五大類,預估在2011年第一季還會推出人民幣計價的股票,成為全方位的人民幣境外理財中心。關於上述的產品,過去我們已經在《理財周刊》專文介紹,不再重覆,不過,筆者仍歸納幾項重點。首先,香港的人民幣產品多以固定收益為主,這一類產品的重點是風險很低,但是收益也不高,而且因為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愈來愈大,目前市面上的人民幣產品收益率就愈低,多數人民幣債券與保單的收益率都掉到了2%以下,也就是說,在香港購買人民幣商品,鎖定的目標真的是人民幣的升值空間,利率方面並無法與中國實際的定存利率相提並論。另一方面,香港金融業收費較高,除了銷售手續費、績效費以外,就連錢存在銀行,如果金額不夠大,還要加收帳戶管理費,例如帳戶未滿10萬港元,每月要加收20~60港元的管理費,加上香港幾乎沒有定時定額的產品(定時定額的產品概念只有在退休基金中,一般零售市場鮮少相關產品),因此要在香港進行人民幣理財投資,最好先具備單筆且大額的概念,小型儲蓄概念反而會被相關成本侵蝕掉半數以上的獲利。第三點要注意的是,香港的人民幣結算銀行是中國銀行(香港),其拆借人民幣也是向母公司中國銀行調撥,因此在香港的人民幣就必須負擔中間的成本,這使得香港人民幣的存款利率遠低於中國,以此為基礎設計的產品當然都會受到影響。當然香港平台也有其優勢,首先香港沒有外匯管制,資金可以自由進出,此外,香港在稅項方面非常優惠,無論遺產、贈與或資本利得的稅負都相當低,還是相當適合海外大額資產配置。二、投資人民幣升值概念股回顧2005年7月中國開放匯率浮動區間之後,海外熱錢加速流入中國,進而推升股市與房市,升值周期長達3年,而A股市場以內需股為主,企業收入多來自人民幣,出口類股如家電、汽車等所占權值並不高,因此整體股市極為受惠人民幣升值。人民幣自2005年7月到2008年7月升值的經驗來看,這段期間內,中資股普遍漲幅在1.5倍以上;升值前2年,上海股市漲幅甚至逼近5倍,因此股市可說是最受惠人民幣升值的理財管道。當然,貨幣升值有利進口不利出口,人民幣也一樣,並非每種股票都受惠貨幣升值。基本上只要公司主收入是人民幣,都可歸類為人民幣升值受惠股,不過要加計考量成本,例如許多企業雖然主要收入是人民幣,但企業成本也是以人民幣為主,升值利多基本上就互相抵消(例如中國的石油類股就是如此);反之,若生產元件主要倚賴進口,而市場在中國大陸,不但能享受人民幣升值的利多,還會因為升值強化海外購買力,就是升值受惠最大的股票。另一受惠族群則是擁有大量人民幣現金或是資產以人民幣計價的企業,隨著人民幣升值,公司價格自然水漲船高,例如中國的公路股與電訊股,主要就是收取人民幣現金為主,可說是此類企業的代表,但是要注意的是,因為人民幣升值對於出口企業較為不利,因此即使手握大量人民幣現金,出口類股仍然不在人民地升值受惠行列。兩岸三地股市中都有受惠人民幣升值的股票,對台灣投資人而言,目前難以直接購買A股,因此A股的部分可以用滬深300ETF或是上證50ETF來替代,至於港股的部分,由於是以港元計價,港元又與美元連動,因此要特別注意其匯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