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原因 告訴你為何要定期定額ETF?
原因1:跟著世界進步一起賺錢
還記得國中課本提到的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嗎?簡單來說,GDP是一個國家可以生產的所有物品加起來的總價值。如果GDP上升,就代表這個國家的人民擁有更多物品,也就是經濟產值越好。
一個國家能夠生產越高價值的物品,或是越快速生產物品的背後因素,就是來自科技的進步。所以,科技進步,國家經濟會進步;國家經濟提升,證券市場的公司估值也會提升。而市場型的ETF因為會涵蓋到大部分的公司,ETF的價值也會跟著上升。這時候把價格上升的ETF賣掉,你就賺錢了。
「世界進步,我就賺錢」背後的道理是,當科技持續穩定的長期進步,手中的ETF價格就會隨之上升,持有者就能因此賺到錢。所以說,如果我們都在享受科技進步所帶來的便利了,怎麼不也一起賺取它帶來的經濟成長價值呢?而且,既然科技進步是世界的必然走向,那麼定期定額市場型的ETF,長期來說能夠穩定獲利也會是高勝率的。
最後,定期定額市場型的ETF其實也是透過投信公司,長期去支持世界上最努力創新的一群公司和一群奮力工作的人。這件事情本身具備老闆思維,且帶有正面意義。
原因2:報酬遠勝定存
前面說到科技進步創造經濟成長是必然的話,現在來看看定期定額ETF歷史數據告訴我們可以幫我們賺多少錢。
元大台灣50(0050)成立於2003年六月,為台灣首檔ETF,成立至今二十年,截至2023年五月底,累積報酬率是550%,換算含息的年化報酬率約為9.8%。光是看數據可能沒有感覺,我們來算算看具體會存到多少錢。
拿定期定額0050跟定存比較,每個月定期定額一萬元,到了第三十年,投資0050的累積資產是2,160萬,而銀行定存則是454萬,整整差了1,700萬!
同樣是存錢,如果是定期定額投資ETF,假設年化報酬率沒有太大的差異,那麼選擇定期定額0050的人,就可以比選擇銀行定存的人更有餘裕退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果換成用時間的角度來比較,假設兩個好朋友A跟B都想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然後存到2,000萬就退休去追逐夢想的話,A選擇定存0050,B選擇定存銀行,分別每個月存20,000元來比較兩者分別需要花多少時間。
一樣是存到一桶金,選擇定存0050的A會花三年七個月,而B則會花四年兩個月,你可能會覺得才差八個月好像沒什麼感覺,但是當目標金額變大成兩千萬的時候,複利的累積增長效應就會創造明顯的時間差。定存0050的A會花將近二十三年的時間存到,但是選擇定存銀行的B就必須要花五十四年才能達成!
這也告訴我們,定期定額ETF如果能夠保持耐心持續買進的話,時間抱得越久,錢滾錢的數量會變得非常可觀,跟定存銀行的方式來比,達成目標數字的時間會是數十年以上的差異。
原因3:不用動腦
定期定額市場型的ETF除了報酬率表現優於定存許多之外,還有一個很吸引人的優點:這樣的投資方式幾乎不用動腦。基本上開畢證券戶後,在下單的App中設定每個月要定期定額多少錢就完成了,直到二十、三十年回頭來看,就會發現自己累積了許多資金。跟短線炒股票來比,炒股票要判斷進出場時機,但是定期定額市場型ETF反而不用!
投資市場型ETF並且長期持有,是因為我們相信世界的科技會不斷進步,所以股市長期的價值理論上來說會持續提升,ETF抱得越久,越能夠吃到更多獲利。因此,定期定額市場型ETF只需要一個策略,就是持續買進、抱著不動。
這樣的策略讓我們可以不用去管到底現在市場好不好、進出場的時間點如何,反正每一段時間投入一定金額去買入,可以平均分散成本,還不會有太大的資金壓力,隨著時間增長,我們手中的ETF價值也會跟著市場一起增長。相較於投資房地產或副業,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心力去分析市場、選擇合適的地段或經營模式,定期定額市場型ETF幾乎不需要動腦。
這種輕鬆的投資方式不僅讓我們的財務得到增值,同時也賦予更多的自由和靈活性,讓我們能夠隨心所欲地選擇如何度過每一天。這不僅僅是一種理財策略,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使我們能夠更充分地享受生活的美好,並且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快樂和滿足感。
ETF百百種 這樣挑最適合自己!
台灣現在上市的ETF已經超過150檔,從2013 年的11檔成長14 倍到2023年的155 檔。種類也從單純追蹤市場績效的ETF,演化到有高股息、槓桿型、債券型、期貨型等不同類型。
面對各式各樣的ETF,投資人現在面臨的問題轉變為「我該選哪一檔」,答案很簡單,年輕人想要長期定期定額ETF,優先選擇追蹤全市場的ETF;退休族群或想要領零用錢的人,可以考慮高股息型的ETF。
ETF是在證券市場上交易的指數型基金,它的出現主要是為了解決人們在長期選股中會面對的挑戰。換句話說,如果無法持續打敗市場,不妨選擇跟市場報酬一樣就好,享受社會經濟持續成長的利益。基於這一核心思想,定期定額ETF的投資者首要考慮的是選擇能夠複製市場報酬的ETF,然後根據自己的財務狀況調整投資金額。
對於某些特定的投資者,例如沒有固定薪資收入的退休族群,可能覺得長期持有且不輕易賣出的資產會帶來壓力。因此想要選擇能每年提供現金股利的投資,讓自己投資得比較自在。在這樣的情境下,高股息的ETF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總結來說,若要考慮長期定期定額的ETF 策略,主要關注全市場和高股息這兩種ETF即可。
定期定額市場型ETF,提早退休
定期定額市場型ETF 的策略,除了受到長期數據強力證明的良好報酬外(以台灣和美國的平均來看,約有7%的報酬率),這也是一種非常適合投資新手首次嘗試的方法。
對於投資新手來說,選擇定期定額市場型ETF具有以下的優勢:
1.夠簡單:市場型ETF追蹤整體市場或主要指數,例如S&P500或台灣50指數。對於新手來說,理解它們的組成和目標相對簡單。
2.風險夠分散:市場型ETF常投資在許多不同產業的股票中,這意味著風險分散。比起追蹤單一產業或原物料的ETF,市場型ETF可以降低單一公司失敗所帶來的風險。
3.長期績效:多數研究顯示,長期來看大部分的積極管理型基金無法持續打敗市場指數。因此,選擇追蹤整體市場的ETF可以是一個有利的策略。
4.好適應:新手在剛開始時可能還不太確定自己的投資策略或風險承受能力,定期定額市場型ETF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起點,從這個過程中可以學會看股價的漲跌、理解保持耐心的重要性,未來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學習成果進行調整。
如何選擇市場型ETF?
1.優先選擇已開發國家
選擇市場型ETF應該選報酬長期穩定且風險較低的地方。已開發國家的金融市場給了我們這樣的機會,它們的監管嚴格、公司治理健全,再加上資訊透明度高,這讓投資者能夠更加放心地投入資金。而這些國家的經濟基礎和增長動能也更堅實,意味著長遠看下去,投資這些國家的市場型ETF會帶給我們持續、穩定的回報。
2.ETF的追蹤指數要夠大夠分散
投資的市場型ETF,它的追蹤指數必須要涵蓋這個國家市場上最大的幾間上市公司,而且要橫跨不同的產業。首先,涵蓋國家最大的幾間公司確保了投資的資金被投入到該國經濟中最具影響力的企業,這些公司往往有強大的競爭優勢、良好的經營紀錄和健全的財務結構,因此具有較低的倒閉風險。
其次,橫跨不同產業的投資組合能夠抵消單一產業的經濟循環影響。當某一產業面臨衰退時,其他產業可能正在繁榮,這樣的多元化策略有助於平衡投資組合的整體表現,減少因某一產業不景氣而導致的巨大損失。
最後,多元化還能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隨著市場環境和技術的變化,不同的產業會在不同的時期展現出增長潛力,投資於橫跨各產業的市場型ETF允許投資者抓住這些機會,獲取更加全面的報酬。
對於台灣、日本和美國,以下是這三個國家的主要追蹤指數,這些指數都涵蓋了各自國家的主要上市公司,且橫跨了不同的產業。
台灣:
「台灣加權股價指數(TAIEX)」是台灣的主要指數,涵蓋台灣股票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公司。「台灣50 指數」涵蓋了台灣股票市值最大的五十家公司。
日本:
「日經225指數(Nikkei 225)」是日本的代表性指數,涵蓋了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二二五家選定公司。「東證股價指數(TOPIX)」包括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所有上市公司。
美國:
「S&P 500」涵蓋了美國最大的五百家上市公司,廣泛地反映了美國大型企業的經濟活動。
「道瓊工業指數(DJIA)」雖然只涵蓋三十家大型企業,但這些企業是各產業的領頭羊,因此DJIA 也被認為是美國經濟的一個重要指標。「納斯達克指數(NASDAQ Composite)」涵蓋了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公司,尤其偏重於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