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專業投資人而言,最為要緊的是風險/回報比率(Risk-to-Reward Ratio)。在達成投資目標前,投資人先要明瞭賣出選擇權策略相關的風險及其回報;只要明白選擇權的風險及回報,對其他大部分衍生結構性金融產品也就能舉一反三。選擇權有各式各樣不同的變化,最基本的不離 「買權 (Call)」與「賣權 (Put)」兩大基本標的。從賣出選擇權策略來看,如果看空就賣出Call,反之看多則賣出Put,兩種策略都是以收取權利金為主要報酬。只要相關資產的價格不越過合約訂明的履約價,則到期時投資人除了賺取權利金外,並不用履行任何義務責任安然入袋;相反的,假若到期時市價超過履約價,則投資人將損失市價與履約價之間的價差。(當然投資人能繼續持有所履行的空頭或多頭部位,透過靈活交易彌補虧損;這策略會在之後教大家如何運作)。由於相關資產價格的升跌幅度是不能事先確定的,使得賣出期權策略的風險不能夠簡單地量化。反而其回報權利金是選擇權合約開始時訂明的,所以此收入是有限但確定的;當然,收入能否全轉化成回報,就須看相關資產的表現了。由於對可能損失(Potential Loss)的不確定性,大部分投資經紀人不願意去介紹這策略,甚至不去瞭解此策略的利弊,造成散戶對賣出選擇權策略的盲點;「回報有限而風險無限」也就成了散戶在這方面的終點了。正因為大量投資人忽略此策略,偏向於市場買入選擇權,令選擇權溢價過高,最終令買入選擇權無利可圖,「有限虧損(Limited Loss)」往往變成「實際虧損(Realized Loss)」;反而賣出選擇權者不怕冒險亦不怕管理風險,「有限回報 (Limited Profit)」最少能變成 「實際回報(Realized Profit)」。其實回報的有限無限性與回報的高低並無一定關聯,相信大多數人不會抗拒一個有限但確定且吸引(相對於其風險而言)的投資回報吧?有限的回報可以是好的回報,那麼「無限風險」呢?在此要再說明無限風險的概念。並非只有賣出選擇權才需冒此無限的風險,其實當投資人直接投資於任何一種股票、外匯、期貨等現貨標的,本身都是一種風險無限的買賣:賣出一個Call的最壞情況不會比直接於履約價作空更差;同樣地,賣出Put跟買入資產的最大風險都是資產價格跌至零。投資原本就涉及許多風險無限的工具,這亦是為何風險管理成為現今金融業中炙手可熱的科目。有系統、有紀律的投資,就是要有良好甚至公式法的風險管理機制。上一篇就曾提到,賣出選擇權成功與否,在乎三大因素:1.投資回報;2.選擇權被行使與否;及3.選擇權被行使時的損失。後兩者就歸於風險管理的學問了。換言之,2.就是如何挑選合適的選擇權去賣,以確保盈利及免於虧損;3.則是面對選擇權虧損時如何規範虧損於控制範圍之內。最後一點是個較為深奧的題目(亦是為何教科書能把各式各樣希臘字母放進數式去解釋選擇權);我這裡並非要教育出財務系的碩士、博士,一般投資人要先知道的就是賣了出去的東西是可以買回來的,選擇權能賣自然也能買,權利金的差價可能令投資人虧損(亦可提前鎖定利潤),但這絕非無底深潭。以後我們將再談其他規範損失的方法。至於如何揀選合適的選擇權去賣出,而且避開選擇權被行使的危機,就是關乎市況的分析預測的學問了。這裡只能根據我們的經驗去說一些表現較好的投資習慣,以增加大家的勝算;篇幅所限,下周我們將會繼續探討此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