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一個禮拜,就在美國國庫即將陷入無錢付債的窘境,其國會還是近乎非理性的在舉債上限問題上對峙,這場讓全世界看笑話的政治荒謬大戲愈看愈像是反對黨共和黨及其保守盟友茶黨(Tea Party)以美國債務違約的嚴重後果作為籌碼,綁架提高舉債上限議案的談判,目的是將政府支出過多,其招牌的不加稅口號帶入下任總統大選(2012年11月)與歐巴馬的對抗中,而顯然無心有效解決美國長久以來入不敷出的嚴重財務赤字的狀況及愈來愈沉重的債務問題。畢竟,提高法定舉債上限過去是國會家常便飯的固定工作,美國自1940年代以來已經提高舉債上限90次,而沒有一次是碰到像這樣的反對與「辯論」。美債信用違約交換價格大漲亞洲時間周一(8月1日)早上,美國總統歐巴馬及國會領袖在亞洲股市開盤前宣布終於達成協議,大體上是分兩個階段提高國債上限,並且在10年內削減預算至少2.4兆美元。但是案子還需在未來幾天經國會通過。到了這個節骨眼,不管國會是否在8月2日大限前通過提高舉債上限的議案,對美國國家信譽和投資者信心已經造成嚴重傷害──原來美國國會議員也能做出玩火舉動,而不顧國家長久利益及對世界經濟的負面影響。美債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價格,相當於美國國家信用的保險,在上周已經飆到歷史新高,代表投資人愈來愈擔心美國政府無法按時支付公債本金及利息,也就是債務違約風險。即使如此,大部分經濟學家及投資人還是認為美國技術性違約的可能性非常低,一方面他們認為財政部手上可能還是有一些現金可以再撐一陣子,另外,財政部及聯儲會(Federal Reserve)會有一些緊急應變措施在舉債上限提高前保證可以支付短期債務。但是在看不到一個削減赤字及縮減債務的有效方案的狀況下,美國引以為豪,也是投資人長久以來當成理所當然的無風險(risk-free)AAA國家信用評等被調降的可能性還是相當大。國際信評公司標普(Standard & Poor's)上月已經透露,如果他們分析美國政府無法在可預見未來提出有效降低負債的解決方案,其未來3個月調降美國信用評等到AA附近的機率達到50%。 如果美國真的失去這塊自1940年代以來維持的零風險信用金字招牌,國際市場會怎麼反應,而投資人又應該如何面對呢?首先,美國的國際地位不等同於其他AAA評級國家,如德國、法國、加拿大等。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一直以世界老大哥自居,美元成為國際貿易及儲備貨幣,而美國公債及半官方機構債也是全世界最大、最深的債市,被投資人當做全世界風險最低的投資標的。美國信評如果被調降到AA貨幣市場基金可能被擠兌許多美元貨幣市場基金(money market funds)持有大量美債,美國信用評級降低可能造成基金淨值必須往下調整,這時有可能如2008年金融海嘯時產生一波投資人擠兌貨幣市場基金的恐慌。美元貶值美元這幾年來一直處於相對弱勢,大部分分析師也認為未來數年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還是會相對貶值。匯豐銀行比方說,預測美元對人民幣今年底可能貶到1美元兌6.35元人民幣,2012年底到6.15元人民幣。如果美債信評被調降,持有美元意願可能更加疲軟,而美元更沒有翻身之日。美債可能被拋售,殖利率飆升國際投資機構,包括各國央行的外匯儲備,投資大筆金額在美債,主要就是因為大家認為它是世界上流通性最好、安全性最高的金融產品。一旦美債不再是零風險,投資人可能被迫調整投資結構,必須減少美債持有量,即使這個過程可能必須夠緩慢而不至於造成市場恐慌。但無疑的,美債利率會上升,因為投資人會要求風險升高的貼水。以10年公債為例,美債目前殖利率約3%,大概在目前AAA信評國家的1.5~ 4.9%的中間。目前AA國家的10年公債殖利率在1.1%(日本)~6%(西班牙)。美股短期大幅震盪美國信用調降可能引發國際經濟再度衰退的憂慮,造成投資人短期恐慌,美股大幅下挫。美國企業發債成本通常是以美債作為基準,再按個別信用狀況加碼利率,美債信用調降及殖利率飆升可能造成企業發債成本提高。標普近日已經警告半官方房貸機構房利美(Fannie Mae)及房貸美(Freddie Mac)因為美債的負面展望也可能會被調降。弔詭的是,大部分上述的這些現象有可能只是短期波動。有些經濟學家認為美國信用調降實際上對市場的影響也許不如許多人想像的大。這一部分是因為目前市場上根本沒有可以替代美債及美元的產品,另外,信用評級象徵性的意義可能大於實際意義。有歐洲央行官員就曾經私下表示,不懂為什麼美國的赤字及負債幅度相當於葡萄牙(標普評級在BBB-),而美債還可以長期保有相當低廉的利率及國際地位。有一些投資人如羅傑斯(Jim Rogers)就公開表示,他早就不認為美國是零風險的AAA信用。如果美國信用評級真的被調降而投資人要調整部位,會發現能調整的空間其實不大。美債地位無人可取代一位匯豐銀行的外匯研究員說,「問題出在美國債市非常之深,而沒有任何市場可以取代美國債券市場的地位。美債即期市場的每日交易量約1.4兆美元,而包含日本的亞洲國家公債交易量的加總不過是它的1/3。」「我不認為大家最後會非常積極的拋售美債,因為實在沒有其他地方可以投資。」他說。就在周五,舉債上限議題還是無解,而美債違約風險升高的時候,美國公債價格居然大幅上揚,10年公債殖利率從周四的2.954%跌到周五收盤的2.795%。永豐金證券(亞洲)交易主管黃忍亮說,「這就說明(美債價格波動)不是舉債上限的問題,而是經濟結構的問題,及GDP數字出來比預期的弱。」黃忍亮說,一些原來只投資在極低風險資產的基金可能會調整投資規則,也就是接受評級被調低的美債,而不選擇賣出其美債資產。「反正AAA的東西愈來愈少了,那我怎麼辦?有AAA rating的公司也沒幾家,英、法、德的信評展望也是負面的,你只能去買挪威、芬蘭、瑞典?他們的債有很多嗎?沒有!」他說。投資人可以在此時發現機會?分析師認為,選擇比較多的國際熱錢,這時候可能會朝一些風險高的資產移動,尤其是新興及其他亞洲市場。貴金屬因美國調高舉債上限不確定因素,黃金自7月以來一路飆升,8月黃金期貨已從6月底的每盎司1502.8美元上漲8.4%到7月底的1628.3美元,突破歷史新高。雖然價格已經很貴,分析師認為黃金價格在西方先進國家主權債務問題沒有可預見解決方法下,將會持續走穩或繼續上揚。外匯短期內,日圓及歐元成為匯市避險潮的贏家。歐元從上月希臘再次被調降信評後的1歐元兌1.38美元低點已回到1.44~1.45美元位置。日圓更從6月底的1美元兌80.6日圓漲到7月底的1美元兌76.77日圓。但是歐元區與日本基本面都相對疲軟,也沒有什麼能夠支持強勢貨幣的本錢,持續上漲空間有限。未來其他與中國大陸成長連動性高的新台幣或紐澳貨幣,可能是不錯的選擇。新興市場(尤其亞洲)投資機會分析師指出,國際熱錢已經在最近數周大幅往亞洲移動,未來亞洲及新興市場股票上漲空間持續看好。信用違約互換信用違約互換(credit default swap,CDS)是國外債券市場中最常見的信用衍生產品。在信用違約互換交易中,違約互換購買者將定期向違約互換出售者支付一定費用(信用違約互換點差basis point spread,bps),而一旦出現信用類事件(主要指債券發行者無法償付),違約互換購買者將有權利將債券以面值或殘值售予違約互換出售者,從而有效規避信用風險。由於信用違約互換產品定義簡單、容易實現標準化,交易簡潔,自1990年代以來,這項金融產品在已開發國家金融市場發展迅速。 對於投資者而言,規避信用風險的方法一種是根據信用評級直接要求信用利差,另一種就是購買諸如信用違約互換等信用衍生品。在具體交易中,國債收益率以及利率互換(swaprate)收益率都可用作無風險利率,而交易商對具體企業債券市場報價,則簡單表述為在同期限無風險利率基礎上加上信用違約互換點差水平。如果一間發債機構的信用評級被調低,或者市場預期發債機構的信用違約風險上升,發債機構債券CDS的bps就會上升,換句話說,要付出多「保費」,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