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電腦公司戴爾上周季報公布,不如市場預期,股價也應聲重挫。但台股中與其無業務往來的華碩,當天盤中竟一度跌停,其中是否有誤殺成分?台北時間五月二十三日凌晨,戴爾電腦公布會計年度二○一三年第一季(二~四月)財報,營收一四四.二億美元,季減一○%、年減三.九%,低於市場預期的一四九億美元,稅後盈餘六.三五億美元,季減一六.九%、年減三二.八%,EPS○.三六美元,當日戴爾股價即重挫一七.一八%。雖然毛利率較上季增加○.一五%至二一.二七%,但費用增加、營益率下滑○.一%至五.七一%。第二季(五~七月)估營收僅達一四七~一五○億美元,季增二~四%,低於市場預估的一五三~一五六億美元區間,並透露,市況已有走緩趨向,且平板與智慧型手機持續壓抑NB市場成長力道。戴爾四大事業群同步衰退戴爾電腦的產品共分四大事業群,大型企業(Enterprise)、中小企業(SMB)、公共事業(Public)及消費性(Consumer);就第一季的營收比重分別為三○.八%、二四.一%、二四%、二一.一%。雖然四大事業群同步衰退,但以公共事業群連續三季營收衰退最為明顯。就營益率的角度,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公共事業皆維持在七~一一%,但消費性僅有一~一.五%的營益率,未來因應歐美市場的失業率仍高,且歐債危機仍將肆虐數年,預期消費者支出仍將疲弱的情境下,經營策略上將著重於高利潤的事業群發展。事實上,消費性產品的成長來自新興國家的入門產品,戴爾並沒有提供這類產品。若以產品別來看,桌上型電腦與筆記型電腦占第一季營收比重為五三%,其中桌上型電腦營收季減一二%、年減一%,筆記型電腦營收季減一三%,為二○○八年第四季以來的最大衰退,年減一○%,亦為二○一○年第一季以來的最大衰退。很明顯的,NB的衰退是關鍵,戴爾表示,除了大客戶遞延出貨與暫停支出以外,PC市場的競爭愈趨激烈,客戶轉向購買平板電腦,因此對PC市場造成衝擊。戴爾的NB代工訂單主要集中在仁寶(2324)與緯創(3231),其中仁寶以商用機型為主,緯創以消費機型為主,因此就戴爾首季財報不佳的內容來看,直接受到衝擊的個股應該指向仁寶與緯創,結果就股價的表現而言,市場的焦點卻集中在華碩(2357),造成五月二十三日的跳空開低跌停板,在季線支撐爆大量、留下影線收在二八三元,顯然華碩的跌停板有誤殺成分。華碩變形平板為非蘋陣營指標因為不僅華碩業務與戴爾無直接關係,甚至華碩的平板電腦變形金剛賣得嚇嚇叫,在雙A品牌大戰中已成為iPad-like陣營的龍頭指標,若以戴爾所聲稱的:「看到消費者轉向購買平板電腦的行為。」則身為競爭者的華碩,就更沒有理由成為戴爾首季財報利空的受害者。以主機板起家、跨入NB產業,領先推出Eee PC掀起小筆電風潮的華碩,隨著組織日漸龐大,終於受累於品牌與代工的界線不清,在市場的質疑聲下,於二○○八年決定品牌與代工分家的策略,將MB、NB、Server等電腦產品相關代工製造業務轉給持股二四.四六%的和碩(4938)負責,永碩負責機殼、寬頻等非電腦產品相關代工業務,華碩專注品牌經營,其中NB營收占比達六~七成。二○○九年正值金融海嘯肆虐之後的景氣谷底,全年每股獲利二.九四元,然後二○一○年顯現專注品牌經營的力量,全球NB市占率為七%,全年每股獲利提升至七.七二元;去(二○一一)年NB的市占率進一步提升到九%,全年每股獲利達二十一.九九元,股價突破三百元關卡,創十一年多以來新高。今年首季NB市占率進一步提高至九.九%,合併營收九○九億元,季減一一%、年增二三%。觀察華碩在NB的經營策略上,自二○○七年以「破壞性創新」理論推出Netbook的小筆電之後,在全球的NB大戰中,展現創新與研發的優勢,在非蘋果陣營當中有逐漸主導戰局的傾向,除了Netbook獨領風騷數季之外,再以iPad-like的變形金剛平板電腦擠下宏碁(2353),成為非蘋陣營的精神指標。華碩去年全球筆電出貨量為一.九五億台,年增七.四%,今年基於英特爾推出新處理器Ivy Bridge,以及微軟推出主打觸控功能的Windows8作業平台,估計在i5、i3兩款處理器搭載率提高,未來兩年的換機潮可期。今年首季NB雖然處在傳統淡季,但因泰國水患而導致的硬碟缺貨已較舒緩,出貨量達四一○萬台,年增四六%,優於公司內部出貨目標的三八○萬台。第二季因處在新舊機種交替的尷尬時期,季成長率持平或小幅提高,關鍵在Ultrabook。除了現有的高階Zenbook之外,第二季末將推出更多的Ultrabook供消費者選擇,讓Ultrabook占出貨比重可望達一五%,刺激今年NB出貨量可望成長一五%至二.二四億台。就NB的首季產品組合而言,單價及毛利率較低的小筆電比重持續降低中,使得毛利率提升至一三.九%,營益率提升至五.二%,稅後獲利五十億元,季增二%、年增四六%,稅後EPS六.六元。今年平板主戰場在低價市場最新的外電指出,微軟有意對OEM調Win8授權價格,以Win7 OEM授權版報價估算,一套作業軟體授權金就占入門款筆電成本約一○%,中高階筆電成本占比也在五%左右。目前Win8授權價格上調幅度尚未確定,若成真,則對於華碩等NB大廠的影響為「自行吸收成本、影響獲利」;對於出貨量而言僅屬短期的觀望,因Wintel產品幾乎是壟斷,替代性低,因此買氣不會消失,頂多就是遞延。事實上,根據以往微軟推出新作業平台的第一年,經常因支援軟體有限,買氣通常會在第二年才明顯出籠,所以微軟調漲授權金的議題,其實對NB廠的實際影響並不如想像中的大。華碩今年首季合併營收占比約六%的平板電腦,在Prime系列熱賣下,出貨量持平於前季的六十萬台。第二季除了現有的Eee Pad Transformer Prime TF201之外,尚與Google合作推出雙品牌平板電腦Nexus,因此公司訂平板電腦出貨量為一二○萬台,估計全年出貨量將成長數倍至四百萬台。Nexus的定位為低階入門機種,價格可能介於一九九~二四九美元。可以發現今年平板電腦大戰的主戰場在低價市場,這點應該跟希臘退出歐元區的議題延燒,歐元區的景氣衰退疑慮升溫有關(歐洲市場占華碩四成的營收),情況有點類似二○○八年雷曼兄弟倒閉所造成的金融海嘯後的景氣急凍,華碩推出小筆電迎合消費者既要輕薄易於攜帶、又要顧緊荷包的心態。華碩Ultrabook市占約二.三%或許前車之鑑不遠,大廠們未雨綢繆,據傳蘋果將於第三季推出iPad Mini,尺寸縮小到七.八五吋,解析度為1024×768,與New iPad區隔,主打低價市場。三星GALAXY Tab2 10.1搭載的作業系統升級為Android 4.0冰淇淋三明治版本,讓消費者能透過Google Play軟體市集下載成千上萬的遊戲與應用程式,機身採用十.一吋1280×800 PLS TFT螢幕,預計六月上市。亞馬遜也將推出新一代的Kindle Fire應戰,其中入門機種價格將下調到一六九美元;新款七吋機種訂價在一九九美元;今年還將首度推出十.一吋高階機種,價格鎖定在二四九~二九九美元。雖然華碩高低階平板電腦都將面臨競爭對手的新產品考驗,但因平板電腦的成長性仍強,整體市場胃納量夠大,所以出貨量依舊樂觀看待。預估華碩第二季合併營收成長一二%至約一○一八億元,毛利率與營益率持平估算,稅後獲利四十三億元,EPS約五.八元。今年全年合併營收成長約二○%至四一九五億元,毛利率一三.六%,營益率五.二%,稅前純益二四三.六八億元,稅後純益二○四.六九億元,稅後EPS約二十七.一九元,以五月二十五日收盤價二八六元計算,本益比約十.五倍。歷史本益比區間為八~十二倍,短期有機會隨著新款平板電腦的題材而收復二九九.五~二九○元的「誤殺缺口」。六月五日的台北電腦展,其展示重點擺在Ultrabook、多點觸控、平板電腦與雲端運算等四大應用。其中平板電腦因iPad的推動,持續呈現強勁成長,成為焦點。蘋果在全球平板電腦產業的市占率達六二.八%,達一三六○萬台,三星以一六○萬台出貨量占市場七.五%,排名第二,亞馬遜Kindle Fire出貨量九十萬台,僅占市場四%。RIM和華碩則各以六十萬台的出貨量,各自市占率均約二.三%,同列第五。以年增率來看,蘋果在四~六月的營收成長,高於整體科技供應鏈,也就是說,若蘋果沒有推出新產品,那麼整個科技產業鏈的收益,可能會不盡理想,甚至會出現虧損。蘋果儼然取代惠普與戴爾成為移動PC的龍頭,因此接下來的iPhone5預計在第三季上市,將會成為另一個焦點。正崴吃蘋果 獲利可望進補正崴(2392)受惠於Studio A的擴點,以及蘋果新產品持續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加上正崴身為iPhone5纜線和連接器供應商等正面因素,預期股價反映首季獲利不如預期的利空之後,有機會在New iPad、iPad Mini的刺激與iPhone5的題材下觸底反彈。首季合併營收為二○二.四億元,季減一一.二%,年增三七.二%,毛利率九.九%,營益率○.六%,加上匯兌損失與子公司補稅等因素,稅後獲利○.七億元,EPS○.一四元。New iPad原先預估四月上市,但因視網膜面板良率不高,推遲了New iPad上市時間,然而隨著六月即將上市的MacBook也將採用視網膜面板,目前為止並沒有推遲上市的雜音,顯示夏普的良率已有改善,因此第三季蘋果新機密集上市的效應將會顯現在營收成長的動能。預估第二季營收成長約一○%、第三季營收成長三○%,全年營收預估成長一七.二%至九五七億元,毛利率一一.五%,稅後獲利二十一.六六億元,EPS四.五元,以五月二十八日收盤價計算,本益比約十三.一倍。股價在首季季報利空公布後,在五十五.八元低檔區爆出二萬五四四九張大量,且收實體紅K,經過十八個交易日盤底,於五月二十九日跳空突破爆量區間的五十八.九元高點,顯示底部確立。歷史本益比區間為八~二十二倍,目前股價還低於歷史本益比中間值,可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