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釣魚台收購國有化,意外成為中國更進一步以實際行動宣示台灣主權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機會,馬政府不夠強硬的表態,讓台灣人被視為任人可欺的軟柿子,未來在兩岸的「先經後政」談判桌上,甚至台美的TIFA協商,將更居劣勢。中國宣示釣魚台主權一石二鳥堪稱為全球政治板塊大變動的二○一二年,尤其下半年的亞洲更有中國的十八大領導人交班、南韓總統李明博的連任壓力及日本眾議員等選舉,於是就可發現,在奧運期間李明博登獨島挑起日韓的緊張關係,然後換日本右翼勢力挑釁釣魚台爭議,東海的緊張局勢升溫達到近十年來的最緊繃。日本野田內閣為了確保年底組閣成功,面對右翼勢力拋出收購尖閣群島的議題,只能正面接招,但對於聲稱擁有主權的台灣而言,馬總統卻只能前往距離釣魚台尚有一四二公里的彭佳嶼訪視,重申我國對釣魚台列嶼的主權,召回駐日代表等溫和抗議,得不到日本的正面回應。所謂「弱國無外交」,本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但向來「片面」聲稱擁有台灣主權的中國卻逮到了個一石二鳥的機會,很有可能成為將來台灣主權進一步弱化的轉折點。中國搶在日本將釣魚台國有化之前公告在釣魚台畫設海基線,宣示主權,這一步表面是針對日本所挑起的爭議作反制,但骨子裡卻隱藏了警告台獨的暗示。因為中國畫設海基線類似二○○五年的「反分裂國家法」,即賦予中國動武法律途徑的正當性,明著是擺給日本看,但暗地裡也是警告台獨別輕易碰觸主權議題。金融海嘯餘波盪出民怨很不幸的,台灣內部輿論與學者尚未看出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因為在台灣內部存在著一種「抱著美國大腿」的鴕鳥心態。源自於根據「台灣關係法」的內涵與規範,美國將維持台海地區「和平穩定的現狀」,並為將來「和平解決歧見」創造空間與條件。但這其實是有限度,也是有條件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最近美國針對釣魚台爭議的態度是什麼,美國只是在後面喊喊話,要三方冷靜。中國逮到了釣魚台這個爭議的話語權,藉由這個議題試探美國到底對於「美日安保條約」能夠挺到什麼程度,儘管雙方在二○一○年的美國與南韓的黃海軍演已經交手過。換個角度來說,測試「美日安保條約」就等於是試探美國對於「台灣關係法」的堅定度;而「台灣關係法」又相當程度的提供了台獨希望的空間。所以當中國很義正嚴詞地警告日本的同時,其實台灣的主權自主地位也正無形地削弱中。當前的國際局勢很類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民族主義抬頭的環境,發生在一九一四年七月二十八日至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一日間,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是主戰場,開戰的原因包括民族仇恨、同盟對立、爭奪殖民地與軍備競賽,而這四個條件巧合地就在二○○八年的金融海嘯之後逐漸醞釀而成。二○一○年歐債風暴讓歐元區分裂成債權國與債務國,以希臘為首的歐豬五國,已經演變成反撙節、反納粹的民族仇恨意識,歐元區內部隱約分裂成北歐與南歐兩大陣營。而放眼國際也是如此,不管是美中兩強的競合更是從東海對峙到南海,甚至伊朗的核燃料問題背後也牽扯到中國的銀行業,更別說二○一○年以來的中美貿易大戰更是如火如荼。碰巧的是,美國有鑑於中國的崛起,決定將軍備重返太平洋,造成東海與南海親美國家陸續與中國發生衝突,進而進入到軍備競賽的對峙。一場金融海嘯讓全球失業人口大增,餓著肚子的人民怨怒發洩在選票上;想要化解由經濟危機轉變為政治危機的局面,還是要從歐債著手。歐債不解,全球政治矛盾只會愈演愈烈。ECB主席德拉吉選擇打破慣例,冒險改變幾十年來ECB不能在二級市場直接購買主權債券的鐵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義西國債的殖利率走低至五~六%之間,歐債短期危機暫舒緩,市場以利多解讀,歐美股市出現單日大漲二%的報復性反彈,美元指數在九月七日跌破十四個月的長期上升趨勢線支撐,跌破年均價支撐八十.一一三點(圖一)。但是歐債烏雲就此散去了嗎?當然不是,ECB的破例將讓歐債這道難題更加複雜。ECB宣布啟動「貨幣直接交易(OMTs)」,意即針對歐元區次級市場購買一~三年期短債,尤其是效應最明顯的三年期債,包括三年內到期的十年券,規模無上限。西班牙首相拉霍伊表示,西班牙正在考慮向ECB購債計畫申請援助,此舉意味著各國債務違約的風險被解除,可預期義西希等國的債券殖利率將逐步降低(圖二),但歐債危機並未因此而落幕,反而進入到更複雜多變的新風險。西班牙正考慮申請援助ECB的破例伸出援手是否意味著向市場壓力屈服?甚至是大到不能倒的定律依舊有效?雖然歐債違約的風險大幅降低,但是債務國的減赤意願會不會也因此而降低,或是屈服於民粹壓力,將會影響到以德國為首的債權國的後續紓困態度。九月十二日德國憲法法院公布裁決結果,有條件批准ESM,即德國的ESM份額上限為一千九百億歐元,類似停損機制。十二日的歐股一開盤就大漲,尤其是債務國的希義西等股市漲幅在一~二.五%之間(圖三),顯示悶太久的多頭也顧不得遠憂,打算趁著年底之前一吐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