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評論時政,都在談「彼得原理」。以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對該理論頗不以為然,認為對身陷其中的人,透過被教育,是可以有所突破。彼得原理是管理學家勞倫斯.彼得(Laurence J. Peter)一九六九年提出的一個組織或企業中的現象:一個人會因努力工作,最後都將被升遷到能力無法勝任的位置上,然後才停止升遷。現在大家對政局不滿,談彼得原理是一種情緒上的宣洩,甚至藉此揶揄、消遣在上位者。也有人比較阿Q,認為能力不夠,沒有那個屁股,就不要吃那個瀉藥。其實,彼得原理解釋了職場人力資源中的階級競爭,帶有黑色幽默,但是也很現實。職場上甚至每一個上班族,也常有一個共同的疑問:「為何上司總是無能?」一般不外認為一定是這個人很會拍老闆馬屁,抑或是個笑裡藏刀的小人,再不然就是運氣好。但最重要的是,他們過去都是因為待在自己所能勝任的位置,替公司立下汗馬功勞,進而才能被升遷。一個原來對公司有貢獻的人,可能相反的變成組織的障礙物(冗員)及負資產,且個人因此坐困愁城。多年的教育工作跟啟發學生,我覺得一個人對某些知識無法理解是常有的事。可能是理論太難,或思考有盲點。透過教育、學習,是可以把任何難懂的東西弄清楚,把知識放進學生的腦子裡。同樣的,對於爬到能力無法勝任的位置時,不需消沉,一定有辦法突破。另外,每個人的稟賦、能力、性格、成長環境不同,因此各有所長。避開自己不擅長的,比較不會碰得滿頭包。每一個人都有其專長,也有其侷限,某些侷限可以透過學習而突破,但某些事比較難。對組織來說更重要的是,與其讓某一個員工學習他所不擅長的,或是升遷某種員工到他不能勝任或不希望從事的職位上,還不如多元發展組織職階、職銜,讓每一種才能的員工,都能在工作崗位上扮演好角色,獲得相應報酬。人盡其才,這是彼得原理的積極意義。最後,如果當局者迷,不能開竅,他其實需要被點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