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展望新象,欲完善一年之計,對國際金融時事現況、對國家經濟政策走向、對國內企業經營氛圍,及至民眾的消費傾向與信心,皆宜進行謹慎完整研判。首先在國際金融,不啻歐債危機遲難得解,美國國家主權債亦赫見十六兆三四九○億美元天文數字,因此全球「瘦身財政」的「勤儉經濟學」顯然仍將浮於國際救市政策主軸。「勤儉經濟學」中心理念在政府力求節衣縮食,減少開支,使赤字減少、負債降低。但在工業革命生產快速,又資訊世代產量激增後,供給遠大於需求的現代「物資過剩」生活情境下,對需求的減量也就幾度產生全球經濟與金融的斷裂危機。二十世紀上半,一九二九年代經濟大恐慌及二十世紀初始,二○○七?二○○九年的金融海嘯,期間需求大減,造成恐慌加劇,最終成功救援之手,幾乎都拜「需求之創造」所賜,也因此造就出一九三六年大時代的經濟舵手凱因斯(John M. Keynes),他的總合需求(Aggregate demand)理念名噪一時,依循他「需求創造供給」理念的克魯曼(Paul Krugman),也因此幸得金融海嘯期間的諾貝爾經濟獎。回想金融海嘯期間,消費券(台灣)、家電下鄉(大陸)等民間消費需求的刺激,各國政府大肆規劃性的龐大建設支出,及全球政府紛紛祭出的多項協助振興產業支出計畫(如台灣政府的三挺政策),全球一體、偌大「總合需求」的創造,終脫金融海嘯之陰霾纏身。然而好景不常,各國龐大財政支出後果,點燃歐債危機之火,金融海嘯後,繼續紛擾全球金融體系。金磚四國之威,自二○○三年十月一日浮於檯面,概因除了天然資源大國行列外,最有潛力續創未來,就屬擁有龐大內需市場的人口大國,中國與印度名列金磚四國首要其來有自。畢竟財政不像人體,在「瘦身」與「增肥」之間,若瘦到養分不足,身將墜地;我覺得,技巧「增肥」,創造適度需求,才能夠讓經濟命脈持續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