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指數陷入橫盤震盪,金融股則隨著指數上漲,量能遞增,外資本波買超金融,尤以「獲利、逾放比、股東權益報酬率」為挑選金融股的標準。封關日台股盤中創七九四一點波段新高,金龍年累積九.三%漲幅,封關行情為名副其實的「神龍擺尾」,高點則落在年初的八一七○點(三月),如果歷史可鑑,那麼二~三月的衝高挑戰八千點大關,是否要留意會不會出現金蛇年的上半年高點?自張盛和接任財政部長台股投資氣氛由空翻多,尤其張部長官銀背景,在去(二○一二)年底市場反對證所稅復徵案力量試圖反撲之際,強勢主導官股行庫進場護盤,多空在七千點附近對峙下,最後在張部長一句「七千點就是買點」,十一月二十三日一根二二○點漲幅長紅K引爆軋空行情。以事後諸葛而言,張部長堪稱去年最準的台股分析師當之無愧,既然如此,在研判台股開紅盤之後的走勢,就一定得參考張部長曾說過的:「等經濟回溫,資金就會回流台股,股市一旦漲到八千五百點,就不怕課不到證所稅了。」言下之意,暗喻著由金融股帶頭衝關的金蛇年行情,不會小格局地以漲到八千點就作為滿足。金蛇年金融股帶頭衝單看電子與金融類股指數的差異,就可以知道控盤者對今年上半年的規劃。電子類股指數在十二月十三日漲到二九四.九八高點後,大致上就陷入橫盤震盪,這點很吻合上半年屬電子股的傳統淡季展望,電子應該是下半年的多頭伏兵。既然電子按兵不動,那就剩下塑化與金融堪當多頭大任,而金融股隨著指數上漲而量能遞增,二月四日長紅K讓金融類股成交比重達二一.七四%,確認八九八點以下的十六個月大底成型,後續自然是挑戰金融海嘯的一二四七.三一高點以來的長期下降壓力線反壓,約落在千點附近。撇開公股行庫,外資是本波力挺金融股的主要買盤,統計年初以來的三大法人買賣超發現,凡是外資大買標的,幾乎都是本土法人對作的標的,除了富邦金、京城銀、兆豐金、萬泰銀與安泰銀等五檔例外(見附表)。由於金融股具齊漲齊跌特性,一般人以為金融股就以「吳辜蔡」為首的四大家族為主,或者是看著金融股齊漲時,買進金融期的操作策略,其實金融股還是有選股標準。年初以來外資僅賣超兩檔金控股,即中信金與永豐金,前者股價淨值比達三.七九倍,為所有帶有銀行色彩的金融股之最;後者的ROA(資產報酬率)與ROE(股東權益報酬率)都不高,加上獲利能力也普普,或許就是外資賣超的原因。但這也不是通例,至少ROA負三.九七%、ROE負三二.七二%的萬泰銀還是獲得三大法人青睞。觀察三大法人挑選金融股標準,不外乎本益比、股價淨值比、資產報酬率、股東權益報酬率、逾放比、獲利等財務比率,例如三大法人皆買超的銀行股就剛好是去年前三季稅後累計EPS最佳前五名,所以獲利能力是法人挑選金融股的最重要參考指標。外資年初以來大買金融但在過去金融股陷入失落的十年,一度台灣的銀行業整體逾放比達八.一六%,獲利佳的銀行股並不代表財務結構良好。除了獲利與逾放比之外,從統計表發現外資大買的銀行股還具有高ROE的特色,例如富邦金、華南金、台新金、兆豐金、元大金、第一金、玉山金等。影響銀行業獲利關鍵在銀行業利差(放款利率減存款利率),全球銀行業利差因金融海嘯至今仍在低點。但台灣銀行業利差在二○○九年六月落底,隨著景氣好轉,企業籌資需求增加,金融業務擴張,央行升息,銀行就有空間調高放款利率,增加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