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母親節因為百貨公司在清明節後就促銷,讓不少人覺得母親節已經過了一個月,在年年行禮如儀之際,這位媽媽心情應該最五味雜陳,因為她的第一個母親節可能也是最後一個,而在台灣,跟她一樣的「媽媽」不知有多少?台灣少子化嚴重,大部分夫妻不想生,但也有不少人想生生不出來,他們想當父母的企盼,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她」鼓起勇氣走正規的機構途徑領養,才知道要當父母的「挑戰」超乎預期的多。夫妻倆先要照規定上課,由社工人員評鑑是否「適合」為人父母,身心及精神狀態的評估外,為「孩子」準備的家,也不能馬虎,所有尖尖角角都要包覆好,若有會威脅孩子安全之處,就要扣分。經過機構長達半年以上的「受訓和評鑑」,才能取得成為人父為人母的「認證」,等待出養的孩子。這一等,孩子也在機構待了半年以上,才得以進到「新生」父母家。「她」照著受訓所學,養育孩子。按機構規定,孩子成年必須知其所以來,夫妻倆推著嬰兒車在社區散步,必須大方的讓鄰居知道孩子「不是自己生的」,因為沒有經過懷孕的階段。異樣眼光和討論終於過去,孩子的「媽」有意見了。未成年的小媽媽,成長在單親的中低收入家庭,書沒讀完,就挺個肚子回家,爸爸努力賺錢無力教養,突然要當「外公」,拿什麼養?於是選擇把孫子交由機構處理。好不容易送到「她」家,當了快一年的「一家人」,小媽媽捨不得了,因為又有了,但胎兒狀況不佳,恐得引產,已經成年的她,這次不需爸爸出主意,基於「思念」老大,小媽媽決定要把孩子要回來,孩子該交給哪個「媽」?她們只能上法庭由法律來裁定。依照慣例,判給生母的機率最高,即使爸爸表明不只女兒,連做外公的他也養不起這個孩子。今年母親節「她」既圓夢,也可能夢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