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院公布的兩岸服貿協議對產業影響評估報告,對台灣GDP貢獻為增加一.三四億美元(萬分之三左右),對中國大陸服務貿易出口將可增長四億美元,成長率三七%。服務業總產值亦可增加近四億美元,就業機會增加近一萬兩千人。讀過經濟學的朋友一定覺得很奇怪,服務貿易出口、服務業總產值都各自增加四億美元,總結果GDP只增加一.三四億美元?不但沒有乘數效果,整體還萎縮到僅一億多美元。為什麼?服貿協議會不會不值得簽?首先,中經院採用的估計方法為學術界最常使用的「全球貿易分析模型」(GTAP)。GTAP是採取一般均衡模型的計算,其背後有重要的假定就是充分就業。當服務業成長後,就會排擠到其他行業,造成被排擠行業的產值下降,才會得到整體效益才一億多美元的結果。第二,GTAP是全面性的模型,資料需要非常齊全。到目前為止,GTAP提供的最新資料只有到二○○七年。也就是說,兩岸的大幅開放交往是從馬英九上台的○八年,之後的進展都沒算入,基期偏低。依○七年資料,當年台灣對大陸服貿出口總值只有十.八億美元,而自大陸進口總值只有十.一億美元,與同年台灣對全球服貿出口的三三三億美元及進口的三四九億美元相比,顯然偏低;而且十.八億美元的成長率三七%,換算成絕對值就是約四億美元。準此,解讀服貿協議的效益,應從成長率來看。偏低的基期,只得到微小的效益。○八年後,兩岸的空運、海運、觀光、金融等服務項目大幅成長,去年台灣對全球服貿出口達四八七億美元,基期已提高甚多,經濟效益應該很大。服貿協議對台灣服務業是大商機,也是當前悶經濟的轉機。因為大陸已從世界大工廠轉變成世界大市場,最新實質購買力計算的大陸平均國民所得在世界銀行及美國CIA的Factbook都已經接近九千三百美元,沿海一線城市很多都已不亞於台灣水準。能夠打開大陸市場,是台灣淺碟子經濟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