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事件直指台灣現行土地政策的大問題:土地變更可以創造超額利益,劉政鴻縣長就坦言這個計畫可以創造二十億的土地增值。這價值說得好聽是公共利益,但被徵收的農民、居民心有不甘,演變成這麼嚴重的社會抗爭及聳動的訴求:今日拆大埔,明日拆政府。苗栗縣府用的就是長久以來各縣市賺錢的最好方法:利用公權力將土地重劃,農地變工業區,周邊一併變更成商業及住宅用地,於是創造出龐大利益。具體作法是「利用竹南基地的飽和狀態,擴大竹南基地周邊地區特定區計畫,新增一六五公頃的土地。」區段徵收約一三六公頃,住商區六十.五公頃,科技商務專用區二.二公頃,園區事業專用區二十二.五公頃。這個號稱是配合竹科之竹南基地發展而擴大的特定區域計畫,理應以科技園區之土地需求為主,但實際上在一百多公頃範圍內,僅僅劃設出二十多公頃的「園區事業專用區」,卻劃設了六十多公頃的住宅區和商業區。顯然是典型的把農地加工為建地的手段,美其名為公共利益,背後實質獲益可能也另有其人,造成被徵收者的不平及演變成社會對立。國父孫中山在一百年前就看到這樣的問題,參考亨利喬治的學說《進步和貧窮》中的「我們必須把土地當作公共財產」,試圖分離土地的自然價值和改進土地的價值,提出「平均地權」、「土地漲價歸公」的理念,但至今都無法落實。金融海嘯後,全球利率降到接近零的歷史最低,更讓懂得利用財務槓桿炒作者大賺其錢。金融海嘯凸顯了當利率這一個懲罰失效,竟然釀成這麼多的問題。而土地能夠成為台灣社會賺錢的機器,獲得超額利潤,主要是土地變成建地的稀有性。任何超額利潤一定有獨占的影子。如果一切都依法行事、公開透明,則競爭會將所有的超額利潤、不當得利都打破,更不該有這麼嚴重的社會問題。痛定思痛,政府應趁奢侈稅修法之際,研擬一套公平稅制,解決土地的新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