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3派對結束,全球轉向關注美國聯準會何時升息。唯此一政策向來收放自如,升息與否,學者各自表態。被戲稱為「QE∞(QE Eternity)」,意指永久量化寬鬆的第三次量化寬鬆政策,聯準會(Fed)正式拍板宣告落幕。歐盟、日本和中國大陸,則著眼經濟景況不佳,紛紛降息或各自推出質化量化寬鬆銀根,引導景氣回溫。接下來眾人關心的焦點,便是升息與否,以及第一次升息的時間點。二○一二年九月宣布的政策實施時間「無限期」,事實證明,「無限期」維持了兩年多。當時聯準會宣布,每月將購買四百億美元,但後來增加至八百五十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空前的舉動,被投資人抱怨是拋棄美元,並讓投資活動在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活躍著。然而實際情況卻不然,就市場面來看,美股受益最大。實施第三次量化寬鬆政策期間,標準普爾五百指數(S&P 500)累計上漲四二.七五%。另外,在經濟面上,也產生了顯著的影響。美國就業指數持續改善,九月失業率下滑到五.九%。這是自二○○八年七月以來,首次出現低於六%的數據。美國第三季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的平均值,也是近十年來最強勁,美國經濟復甦跡象明顯。市場氛圍未達標 明年中才升息政治大學金融學系兼任教授殷乃平語氣謹慎、保守地說:「市場普遍揣測的升息時間點,是在明年中旬。」雖然殷乃平並未做出相關評論,但從美國經濟體正向循環的情況和政治因素研判,明年六月可能是升息時間。雖然目前核心通膨率僅在一.七%,但明年下半年基期跌低,加上美國就業人口持續增加,因此有機會上調工資所得,預期突破二%目標。若工資增加,加上原物料價格下跌,美國民眾的購買力將被釋放,推動占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近七成的內需消費成長。強勁的消費力道,將推升整體經濟上揚。在此正向循環下,美國依靠內需,就能維持霸主地位。另外,實施量化寬鬆多年,美國民眾存在銀行裡的錢「變薄了」,因為被通膨侵蝕。利率攀升,也算是還給人民公道。前任聯準會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曾因物價飽受批評,雖然他認為,這是提振經濟復甦必須付出的代價。然而現在美國經濟強勁,加上二○一六年即將選總統,現任主席葉倫(Janet Yellen)應會盡量避免貨幣政策成為朝野相互角力的籌碼。但也有不同聲音指出,美國可能不會升息。一位不願具名,但同樣是國內研究總體經濟學的重量級學者直言:「如果全球各大經濟體仍放緩或衰退,可能不會升息。畢竟聯準會的立場,向來隨著市場變動而調整。」升息與否 不能只看美國該名學者分析解釋,美國最大貿易夥伴歐洲盟友,正陷入通縮風暴,德國和法國的八月出口金額皆大幅衰退。德國八月的出口金額較七月減少五.八%,是二○○九年一月以來最大降低幅度。十月十日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則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警示說:「歐元區瀕臨『衰退邊緣』(at risk of sliding into recession),除非歐洲央行(ECB)和其他國家能再多做些挽救措施。」另一個可能不升息的因素,則是通膨維持在低檔。近期原物料價格暴跌,讓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和核心通膨率都沒有達到聯準會設定的二%目標,以此推論,應當不會升息。QE退場,升息大戲即將上場。十月二十九日《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指出,聯準會繼續預測,將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considerable time)」低利率,可是有但書,如果經濟改善速度超乎預期,將考慮提前升息。聯準會的政策向來收放自如,目前一時尚無法判斷這齣大戲會有怎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