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村的年代,各國的動靜都是牽一髮動全身。二○○八年美國發生雷曼兄弟破產事件,引起全球金融海嘯,除了中國趁勢崛起,算是受益者外,其他國家都或多或少受到傷害。後續的歐債危機也是餘波盪漾。但美國在實施三次的貨幣量化寬鬆政策後,經濟上已可明顯看到復甦,不管是經濟成長率還是失業率,這些經濟數據上的表現,都讓美國逐漸走出金融海嘯陰霾,六年多來,美國房地產回溫、股市大漲、美元走強,讓二○○八年谷底時勇於進場投資的,現在的獲利都可以用倍數計算。不過,這時就必須提醒投資人要居安思危,在美國獨強的當下,其他國家的表現並不好,相對地也會影響到美國的成長。而歐洲地區在德國主導下,主張撙節,以財政政策取代貨幣政策,但最近也忍不住了,開始走向寬鬆。歐洲的問題相較於美國複雜多了,因為歐盟或歐元區,每個國家的經濟基礎、體質都大不相同,要都綁在一塊,用相同的政策處理問題,恐怕難以面面俱到。在歐洲央行宣布購債後,歐元開始狂貶,甚至有人看到兌美元是一比一,這是不是一個危機入市的機會,可以重演美國的翻盤?我認為沒那麼簡單。一直以來,歐元區反撙節的聲音一直不斷,近日希臘大選後,極左派的齊普拉斯當選,更表明了希臘有多反撙節。希臘這個國家可以說是積弱不振,靠人家救濟,現在不但要求降息、延緩還款時間,更要求漲薪水、減工時,聽來實在沒有道理。不過現在倒是有個好朋友願意伸出援手,那就是中國。身為亞洲之首的中國,已經和美國平起平坐,在經濟開始壯大後也開始拉攏其他國家。例如陷入困境的俄羅斯,中國開始跟他買石油、武器、飛機,建立兩國友好關係。對於希臘也是。過去中國有個四大鐵路大夢,以北京為中心,南到東南亞、東到美國、北到西伯利亞、西到歐洲,現在中國已具備這樣的能力,開始一步一步買希臘,也許有一天,希臘就像夏威夷之於美國一樣,成為中國的一省,也不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