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中國崛起,當上證指數來到三二○○點之上,接下來中國又會怎麼發展?理周投研部從這次兩會共識中,尋找出台灣相關受惠股,幫助讀者在做投資決策時能更準確。中國大陸每年三月都會在北京召開為期兩周的「兩會」,亦即「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政協)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人大) ,會中將就政府當年度推行的政策方向進行討論以及定調,其會後決議常被外界認為是該年中國政策或者產業發展的方向,因此往往備受全球各界矚目。尤其,中國上證指數自去年七月底的二○○○點開始起漲,到目前(三月十八日)為止,收在三五七七點,期間最高漲幅已經超過七成,也是在沉寂近六年後又開始活躍於國際市場,因而,全球都想知道中國的下一步會怎麼走?全球通縮,中國通膨?!今年全球總體經濟環境相較去年可說是更加嚴峻,全球主要成熟經濟體接二連三地開始印鈔救市,但原先期待能夠刺激通膨的效果不僅沒有發生,反而在熱錢充斥資本市場下有進入通縮的疑慮,連帶拖累中國總體經濟數據。去年中國GDP成長率僅在七.四%,較市場預期的七.五%微幅下降,而日前中共甚至在兩會中更大膽預測今年GDP增速將會下降到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由去年的二%上升到三%。這兩個數字之中最讓人注意的,就是CPI成長率將較去年成長。CPI是衡量通貨膨脹與否的指標,在全球經濟體都有步入通縮的危機時,中國竟然有信心喊出CPI將有機會增加,顯示中國在刺激景氣的做法上,勢必有別於其他成熟經濟體。如果想要知道一個國家產業發展是否能夠推動該國經濟成長?那麼政策方向就會是主要的觀察焦點。股市中有句名言:「千萬不要跟政策作對。」中國相較於其他各國當然更是如此,主要原因就在於中國是人治社會,並且是以計畫經濟為推動政策的主軸。政策推動產業 超日趕美指日可待!過去十年的「十一五」、「十二五」政策讓中國大陸經濟蓬勃發展,同樣也推升上證股市走到六一二四點的最高位置,最終在中國進入升息循環時結束行情,進入六年產業的結構調整;直到最近,產業結構調整進入尾聲,伴隨著下一波計畫經濟「十三五」政策的開始,將再度有機會推升中國股市進入新一波的大多頭。自從十二五政策以來,中國在調整產業結構的過程當中,即以追上國際上已開發國家產業為主要目標,因而將過去以地產、金融為主的產業結構,轉向高端產業的高科技業為主,包括:新能源、電動車、機器人、面板、LED,甚至半導體產業等,都可以見到快速發展的軌跡。然而另一方面,在高科技化過程中對環境所帶來的汙染與傷害,以及近年來天氣異變和食安危機所造成的糧食問題,衍生出來的環保、科技農業,甚至是生技農業等商機,也都是中國在推動十二五政策後伴隨而來的新議題。十三五政策預計仍要延續十二五的未竟之功,尤其近期在中國境內討論火熱的紀錄片《穹頂之下》所發掘的問題,影片內容講述的是中國在過去經濟崛起的過程當中,環境已經遭到嚴重汙染,令中國政府不得不面對這醜陋的事實,因而將環保政策列入十三五計畫重點之內。此消息一出,中國大陸相關環保類股紛紛出現飆漲;然而這還只是新出台政策的一小部分,近期真正能夠看到政策威力的,當屬「一帶一路」這個跨經濟體的政策,這個政策重要到可以讓中國當局不顧《反壟斷法》的規定,將中國南北車合併成為中國中車,使其相關供應鏈受惠。中國最完整的半導體垂直供應鏈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扶植產業升級已開始在地化,其中在半導體產業裡,最受矚目的是清華紫光集團入主中芯、展訊,這兩家分別為全中國第一大的IC設計廠及晶圓代工廠,若再加上江蘇長電,就完成整合全中國最完整的半導體垂直供應鏈。其目的就是不想再受制於國際大廠,並利用國際大廠在中國發展之際,半強迫式地要求國際大廠與中國廠商合作,進行技術移轉。中國製造二○二五,台灣也有份!這次中國人大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提出「中國製造二○二五」,其內涵乃指橫跨二○一五年到二○二五年的兩個五年計畫,主要即在進行中國式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計畫,亦即所謂的工業四.○。該內容主要是透過電腦化、數位化、智能化等智慧整合感控系統與物聯網,來增進結構完整與促進經濟發展。「中國製造二○二五」這項計畫主要合作對象包括台灣,藉由中國目前正在福建打造的自貿區為基地,積極地與台灣廠商一同發展。這項瞄準台灣精密工業的產業升級合作,對台灣而言既是危機也是轉機,尤其台灣的傳統產業又一次面臨到轉捩點,包括已經在中國大陸設廠的水泥業、鋼鐵業、航運業,甚至是台灣最引以為傲的工具機產業等,在中國積極地招商下,都可望促成雙方合作,自然也會為台股的傳統產業帶來新生機。除了中國本身在產業上的調整革新之外,在本次「兩會」會議中再次提到深港通,以及儘早簽訂中國、日本以及韓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從這些角度不難看出中國正積極地改善本身的經貿條件,為的就是吸引國際資金進駐,藉國際資金來推升國內經濟持續蓬勃發展。在這個經濟情勢之下,中國同樣對台灣釋出合作的善意,包括提出儘快推動滬台通的政策。【理周小辭典】工業革命4.0工業革命4.0指的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最早出現在2011年的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中,主要為透過智慧聯網化帶動工業再次升級之意。至於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指水力及蒸氣動力,第二次工業革命為電力發電,第三次則為電子設備及資訊技術之工業自動化。【理周小辭典】中國製造2025指推動中國大陸轉型成為工業強國的十年計畫,乃針對具備高技術的高端設備、資訊網路、半導體、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生物醫藥等,且透過進程規劃,2025年時中國製造業將可進入世界第二方陣(第一方陣為美日德等),並預計在2045年得以進入第一方陣,成為領導全球之製造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