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千線萬線,不如一條內線。」但按照政府的遊戲規則所創造出的賺錢機會,包括善用股東會行情、董監改選,依然能夠讓自己獲利,討個大紅包。每位投資朋友對股東會都不陌生,多數的投資人大概都有聽過所謂的「股東會行情」。更進一步區分,廣義的股東會行情,至少有三個層次:一是股東會釋出的利多利空消息,二是董監事改選行情,三是融券強制回補。根據《公司法》規定,公開發行公司應該在每年會計年度終了後六個月內,召開股東常會。通常國內上市櫃公司召開股東會的高峰期,大都在每年的五月到六月之間,而且,這些上市櫃公司老闆通常會在股東會召開前夕,先釋出《致股東報告書》等資訊,聰明的投資人可藉此觀察公司過去的經營績效,以及未來的營運展望,利多或利空,自然可以了然於胸。融券回補 創造大利潤一般而言,股東會召開前夕,股價比較會隨消息面起伏,波動幅度通常也較大,因此不宜太急於進場買進,需研讀股東會所釋放的各項訊息;其次,股東會最值得注意的,莫過於融券強制回補。根據《公司法》相關規定,公開發行公司在股東會召開前六十天,將停止投資人過戶,以便編造股東名冊,因此融券的投資人必須在停止過戶前六日還券回補,才能讓融資買進的投資人參加股東會。通常,強制融券回補的高峰期,會落在三月四月左右。也因為這樣,聰明的主力就有機會針對股價上下其手。主力常會善用這項遊戲規則,在強制還券之前,刻意拉抬股價,在融券強制回補的高峰期,讓散戶見獵心喜而有放空的想法時,這些散戶便成了主力的「墊背」。因此,股價在回補高峰期時,通常是易漲難跌。三招利用融券回補機制選股在經過十多年之後,金管會開始思考修法,改變融券回補的遊戲規則。由於過去融券須在股東會、除權息前強制回補,外界質疑有幫主力炒股之嫌,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日前便表示,由於融資限制隨「台股揚升方案」確定放寬,目前融券亦在討論配套措施。等待券商建置券源系統完成後,只要融券來源不是來自融資,即不再強制回補,投資人就沒有軋空的問題,該措施預計會在明年上路。至於,投資人究竟要如何藉由融券回補的機制投資?建議如下:一、找出券資比過高的股票,一般可以券資比大於三○%作為基準(如表一)。二、確認各公司融券回補的日期,並密切留意股價發動之前的表現。三、跟隨大戶主力的步伐,伺機進場,吃主力的豆腐。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股東會前融券必須回補,包含除權息之前,融券也要強制回補,因此投資人每年都有兩次機會賺到融券回補的錢,尤其今年又逢大多頭年,會有更多賺錢的機會。董監改選 上漲行情必須把握有關股東會的話題,另一個還可以注意的是董監改選行情。根據《公司法》,公司董事任期不得超過三年,連選得連任,所以一家公司通常每三年都會出現一次董監事的改選。一般來說,董監事改選就是「公司派」與「市場派」的角力賽,近期最有名的例子,即三陽工業事件(詳見七五九期〈企業故事:三陽推出新型重機,重新擦亮品牌〉)。通常公司派為了保護自己的經營權,會大舉買進公司的股票,而市場派為了公司前景,也會全力加碼,兩股力量抗衡下,股價便會扶搖直上,投資人也得以享受被抬轎的樂趣。股市有一句名言:「千線萬線,不如一條內線。」但就算是內線,也會有出錯的時候;依照政府的遊戲規則所創造出的賺錢機會,卻是每年重複上演。股價會說話,看得懂才去操作,看不懂就停下來欣賞美麗的風景;眼明手快,善用股東會行情、董監改選,就能夠讓自己輕鬆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