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朝野各預測機構的樂觀心情,被連續五個月的出口衰退數字忽然打破,行政院毛院長乃急急催促各財經部會趕緊提出刺激經濟方案。一俟國發院依指示於兩周內彙整各部會方案上呈,毛院長又立予退回,要求提出更具體可行的方案。毛院長的認真與魄力,大不同於以往,但我們著實懷疑,各相關部會首長果能在短暫時日內提出令人耳目一新、能力挽狂瀾的可行方案?事實上,類似情況十餘年來已屢見不鮮。隨著台灣經濟成長力度每下愈況,歷任內閣為保二、保三疲於奔命,琳琅滿目的振興方案此仆彼起層出不窮;儘管名目各盡巧思,但萬變不離其宗,幾個核心概念顯皆貫穿其中,諸如改善投資環境、積極激勵出口、產業升級轉型、鼓勵創新創業等等。一旦拿掉老掉牙的口號,十餘年來的各個方案都將如摧枯拉朽一般,成為一片空白。其實,不唯產業,每一個成功的廠商每一日都在努力創新、升級轉型,否則早被市場淘汰。高唱創新與升級轉型的官僚不但無病呻吟,而且一旦採取行動反恐揠苗助長。至於改善投資環境與激勵出口,其關鍵皆在於本地企業的競爭優勢能否充分發揮?公權力是在去除投資障礙還是掣肘生事?半世紀來無數廠商篳路藍縷、身經百戰、不斷精進技藝,多少早已嶄露頭角,在全球市場中出類拔萃;唯因規模不足或長期接單代工,其市場通路與行銷能力有限,競爭優勢無法充分發揮,正有賴相關部會集合眾人力量以與恃國家為後盾的競爭對手公平競爭;卻求助無門,連出國參展奢望一個像樣的台灣專區都不可得。又有許多二十年前為工資差距所迫遠走他鄉,如今兩岸工資拉平,亟圖返回再創新猷卻困難重重無以為計;一旦障礙排除,數以千計的卓越廠商回台投資設廠出口,則眼前困境亦可大獲緩解。日前毛院長已拍板「經濟體質強化措施」,其核心果然是改善投資環境、產業升級、出口拓展。經濟要脫困,不缺好企業,只欠好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