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股市最熱門的話題,既不F4,也不是雙D,而是跌破許多法人眼鏡的光學族群,尤其大立光(3008)與亞光(3019)舉辦第3季法說會後,令人驚豔的成績,更是讓市場注意。其實大立光和亞光這2家台灣光學龍頭廠,從2002年3月大立光掛牌上市後,股價就一直是市場上討論的焦點。但深究背後的意涵可知,股價代表的不但是投資大眾及法人追逐、帶頭漲跌的重要指標,更反映產業發展的前景,而這場「亞光vs.大立」的「光學龍頭」之爭,更是隨著彼此企業策略版圖的日趨明顯,與第3季法說會後的比價效應,再次成為市場上關注的焦點,誰才是真正的光學霸主?
#@1@#在國內光學元件界,大立光董事長林耀英與亞光董事長賴以仁總是被拿來相提並論,這實在是因為他們的「相同」與「不同」,都為2家公司帶來令人想像與預期的空間。林耀英出身治軍嚴謹的德商保勝(Bosch),賴以仁則出身要求完美的日本佳能(Canon),外商公司的歷練都讓2人對於技術認識、企業經營與國際觀上有完整的背景,也是這2家公司奠下良好發展基礎的磐石。但除此之外,林、賴2人對於企業經營的走向就大不相同了!低調樸實的林耀英,讓大立光專注守在中游,提供下游客戶快速又低成本的光學元件、讓下游眾多廠商廣泛運用,是最大的經營優勢;而積極霸氣的賴以仁,則讓亞光有效率地整合中、下游市場,呈現「水平又垂直」的經營合併,甚至被譽為「光學界的鴻海」。
#@1@#這樣的經營方針也讓大立光與亞光在產品線出現差異,大立光目前約有6~7成的營收來自照相手機鏡頭,而亞光則是除了照相手機鏡頭外,還有數位相機、DVD、雷射儀器等項目,分占不同比重。也就是說,照相手機未來的市場潛力,將決定這兩家公司的成長。根據IDC(國際數據資訊)的調查報告,從2003年起,相機手機出貨量將是數位相機幾乎是2倍以上,且兩者的差距將越來越大。主要是因為未來相機將逐漸成為手機的標準配備之一,並預估7年後全球出貨的手機中將有2/3以上配備相機功能;數位相機方面,過去傳統相機每年的出貨量約6,000萬台,以開發新市場與取代舊市場而言,依據IDC的推測,數位相機超過9,000萬台後,出貨量將大幅趨緩。 「明年全球照相手機將有4億台,其中會以130萬畫素為主!」大立光財務長邱東泉明確表示照相手機未來的發展,林耀英也在法說會中公開宣示,照相手機的榮景經持續到2010年,前2、3年將呈現30%的成長幅度。其實大立光是國內最早投入手機照相鏡頭領域的公司,也率先進入高階COB製程,不料因為潔淨度和部分技術發生問題,讓公司的業績遭受嚴重拖累。目前技術雖然獲得克服,但林耀英依舊保守地認為,「技術問題突破不完,永遠都會有新的狀況發生。」但當詢問到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時,林耀英卻微笑不答。
#@1@#然而,照相手機想要取代數位相機終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光是畫素不足這點,就令人難以接受,雖然大立光認為2.0MPX鏡頭將在明年下半年進入量產,3.0MPX鏡頭可望於明年上半年正式生產,但真正的關鍵還是在於,台灣現行使用的CMOS技術很難運用在高階鏡頭上。「CCD核心技術一直掌握在日本人手裡,想要運用CMOS取代CCD或是直接掌握CCD技術,都還需要一段時間。」亞光財務處長吳淑品表示,技術問題不解決,研發高階鏡頭的路會很困難。目前主流數位相機所使用的CCD技術,雖然也有照相手機使用,但終究不普及,和CMOS相比,CCD在成本上與技術上所需要的投入,更是驚人。再加上以目前的相機手機的功能技術發展,為維持基本輕薄短小特性,勢必無法達到與CCD數位相機般功能。舉例而言,目前已普及的3倍光學變焦鏡頭,重量必然超過百公克,專業鏡頭更達1公斤以上,對手機產品而言絕對無法接受。除此之外,數位相機的快門速度至少要能達到1/2000秒,還必須具備閃光燈與連拍等功能,耗電量之大也絕非手機能提供,這些都將成為照相手機發展的窒礙。
#@1@#「低階數位相機市場的衰退,和照相手機的興起其實關聯並不大,反而是因為高階數位相機的普及化」,吳淑品認真地表示,數位相機和照相手機誰勝誰敗,其實還很難比較。尤其是中國大陸市場對數位相機的需求大增,2003年已突破110萬台,今年更是上看250~300萬台,足以遞補其他地區數位相機的飽和需求,為數位相機市場提供源源不絕地活水。高手過招,比的就是內力深淺,誰的氣長,小說中「東邪」與「北丐」終究難分高低,但現實中。大立光和亞光誰能領先對方,看的就是企業布局與產品優勢,並予對手的關鍵一擊。這場精彩的光學龍頭之爭,誰會先等到致勝關鍵的那一刻,其實誰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