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者恆大是產業發展的趨勢,而近期中國除了持續擴大其在半導體的併購外,法人指出,中國對於LED的併購也絲毫沒有鬆手,而之前中國併購的焦點都集中在上游的晶粒廠,隨著晶粒產能過剩,為了去化產能,同時也提升中國LED封裝的技術水準,不排除併購的標的將由晶粒廠轉為封裝廠,預料包括億光(2393)、榮創(3437)及隆達(3698),都是可能的對象。中國併購目標轉向法人指出,不管是中國之前最早所喊出的「十城萬盞」,或是其他各省市所推出的LED路燈換裝計劃,最後常常都因為LED燈容易損壞,而遭到外界詬病。不過封裝產能擴產容易,技術提升卻沒那麼簡單,以中國近期發展最快的LED封裝廠木林森為例,目前封裝產能已達每月三五○億顆,為全中國最大。產業人士分析,基於市場、產能及技術的多方考量,中國LED廠比較需要的還是封裝技術,其他的部分,中國廠本身的優勢並不比台廠差。產業人士表示,發展潔淨能源是中國很重要的產業政策,不過屬於節能領域的LED,也有不少的省碳效果,因此對於能源需求量大的中國來說,如果能夠同步在發展潔淨能源以及節能兩方面同時進行,對於刺激中國經濟發展仍有不小的幫助,這也是中國之前之所以會全力補助中國廠商購買MOCVD機台的理由。只不過,有了產能,技術卻無法跟上,這樣低階的產品對中國來說,意義實在不大,因此現在中國才會鎖定對於提升技術有幫助的廠商。LEDinside分析師余彬指出,LED照明市場需求成長速度不如原先預期,導致產能供給過剩,市場競爭隨之加劇,造成產品價格持續下滑,許多中小型廠商經營困難,行業洗牌也將持續進行。因此部分中國LED廠商挾帶著資金優勢,紛紛展開併購行動,希望藉由併購方式來壯大自身實力與轉型。由於目前中國LED企業數量仍多,多半主打低階市場,不過對於需要出口的廠商而言,收購擁有專利的國際廠商亦可完善自身專利布局,因此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LED行業併購將頻現。法人指出,中國LED廠商之前主要發展重點,均側重於上游晶粒而非中游封裝領域,結果導致上游產業供給過剩情況惡化,造成上游定價環境不佳,議價權因而轉移至下游封裝大廠。以目前LED晶粒成本約佔LED封裝業者銷貨成本的五○%來計算,上游晶粒價格下跌有助於減輕封裝廠成本調降壓力。其次,下游封裝大廠通常對終端客戶及通路的地位較為穩固,在景氣不佳期間可確保出貨量較為穩定。LED照明封裝廠搶手木林森才在二○一五年九月,以一.八億人民幣(約新台幣九億元),取得具有LED晶粒生產、封裝的晶電(2448)轉投資公司開發晶的一○.九一%股權。產業人士指出,木林森取得開發晶的股權,多少還是為了要取得較高階的LED晶粒,尤其開發晶晶粒具有專利保護,對於產品要出口到國外,比較不會因為專利問題被卡關,不過畢竟因為國外訂單有限,因此再去大舉參股其他台灣晶粒廠的機會不大。產業人士表示,億光、榮創、隆達,是目前台灣LED照明的主要封裝廠,其中億光是台灣最大的LED封裝廠,因此技術不是問題;榮創則是鴻海轉投資的LED封裝廠,之前主要生產LED電視背光模組產品,不過近期也是持續開發LED照明產品;隆達則是友達(2409)旗下的LED廠,比較不一樣的是,隆達是一貫化的LED廠,生產製造包括上游的晶粒、中游的封裝以及下游的終端產品等。億光產品包括SMD(表面黏著型)LED、LED燈具、紅外線產品、看板等,其產品約有一半應用於手機、消費性電子產品及家電用品,且擁有約四百項專利,並獲Osram Opto TAG螢光粉製程授權。法人預估,億光第四季營收約六十七億元,毛利率二三.二%,與第三季的二三.三%相當,單季每股稅後純益約○.六元,全年每股稅後純益約三.六元。至於鴻海轉投資的榮創,受到淡季影響,法人推估,第四季營收約一三.六億元,毛利率將降到一五%,單季每股稅後純益約○.二五元。預估全年每股稅後純益約一.九元。隆達則是受惠於LED照明出現急單,第四季有機會與第三季持平,或是小幅成長五%,法人推估,隆達第四季營收約三五.四億元,毛利率也可望維持第三季八.五%的水準。預估全年每股稅後純益約○.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