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高居全球智慧型手機霸主地位的三星(Samsung)及蘋果(AAPL),中國品牌廠也不甘示弱,包括華為、聯想、小米、中興等,都極力突破專利屏障,積極衝刺出貨量。根據研究機構Gartner統計,華為、聯想、小米在二○一五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分居三到五名(見附表),雖然還不足以跟前兩強相比,不過中國廠商追擊意願濃厚,台系供應鏈也將是最大受惠者。法人指出,包括處理器廠聯發科(2454),顯示IC廠奕力(3598)、聯詠(3034),觸控IC廠敦泰(3545),石英晶體廠晶技(3042)、希華(2484),相機鏡頭大立光(3008),鏡頭模組光寶科(2301)、致伸(4915),聲學元件廠美律(2439),電池廠新普(6121)及順達(3211),都是目前在中國智慧型手機供應鏈中,仍具有相對優勢地位的台系供應商。陸手機廠挾成本優勢 全球搶市占儘管中國供應鏈近期有所謂的紅潮出現,引發台廠一片震撼,但不可諱言,具有高品質技術的中國供應商目前仍有限,當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廠衝刺出貨量之際,中低階機種固有其必要性,但高階機種更是其品牌象徵,畢竟單純以價格為導向的策略也絕非發展的唯一途徑,只有高、中、低階機種全面齊發,才能有效通吃市場。政策推動永遠是產業發展的重要關鍵之一,而要推動智慧型手機出貨成長的方式,電信系統商的促銷也是不可或缺。研究機構DIGITIMES Research統計表示,經過走訪中國智慧型手機供應鏈業者,分析來自產業及市場資訊後發現,二○一五年第四季在中國移動持續祭出優惠,鼓勵2G用戶直接升級至4G帶動下,中國整體4G及3G用戶新增數達五四五○萬,穩定維持單季超過五千萬的成長速度,其中入門及平價中、低階4G機款的銷售亦持續增溫,再加上國際品牌蘋果,以及中國本土業者,如華為等推出高階及中、高階新品吸引既有智慧型手機用戶換機,使二○一五年第四季中國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來到一億五四二○萬支,年增率達一八.三%。法人表示,相較於二○一五年第四季單季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平均年成長率約為一四.四%來看,中國單季成長率仍有一八.三%的水準,顯示中國智慧型手機仍有拓展空間,對於中國品牌廠而言,在具有主場優勢下,確實有持續成長的機會。研究機構Gartner研究總監Roberta Cozza就認為,未來五年內,預測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率主要將來自新興市場,到二○一九年,包括基本款與低階智慧型手機將占所有智慧型手機銷售量三分之二,相較之下,成熟市場占智慧型手機銷售量比重將僅有二○%。不過,Roberta Cozza也指出,平價與規格並非一切,未來,通路策略以及對當地消費市場特性的掌握,反而有助於創造出更具競爭力的智慧型手機產品,因為Android市場已經高度商品化。不但如此,與當地開發人員及內容供應商結盟,對產品的區隔將越來越重要。Roberta Cozza預測,今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廠將持續攻城掠地,由於已經占據有利位置,並積極拓展中國以外市場,趕搭新興市場對中低階智慧型手機的需求,成本優勢更使其能提供平價卻規格更高的中階產品,同時提升品牌知名度。不過,就中期來看,中國廠商將面臨提升獲利率的壓力,也不排除彼此間可能出現某種程度的整併。華為立志超越蘋果、追趕三星Roberta Cozza預估,為了提升毛利,中國廠商必須切入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鎖定開發中市場與成熟市場上想要換機的iPhone及其他Android高階手機用戶。二○一五年,一些陸廠曾積極想在中國以外市場推出較高階產品,但若想打入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就必須提升其品牌價值與使用者忠誠度,並明確展現價格及功能之外的獨特裝置體驗。法人指出,中國智慧型手機廠持續在全球攻城掠地,台灣供應鏈也將跟著衝鋒陷陣。有「中國iPhone」之稱的小米手機,當屬中國智慧型手機中一度被認為最有發展潛力的品牌之一,不過在原本的飢餓行銷手法逐漸退燒後,連帶小米機出貨量也逐漸遭到其他智慧型手機品牌超越,其中來勢最兇的就是華為。以二○一五年第四季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占率為例,根據DIGITIMES Research統計,蘋果iPhone仍以一九.一%市占率穩居首位,華為則已搶攻到第三名,直追小米之後,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排名,甚至還超越小米成為全球三哥,也讓外界看到,華為不僅在網通設備能夠跟國際大廠競爭,接下來連智慧型手機及筆電等也都是其重點發展項目。但華為並不以擠下小米而自滿,在MWC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華為行動部門主管余承東還直接喊出智慧型手機市占率三年內要超越蘋果、五年內要踢倒三星的目標,在此之前,華為設定的短期目標是要將全球市占率拉高到一五%,根據Gartner統計,華為二○一五年全球市占率約七.三%來看,等於要翻倍成長,當全球智慧型手機成長已不再像之前動輒就是三○%到五○%之際,華為的急速成長,更讓外界看得目瞪口呆。而今年,華為預估全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達一.四億支,換算成年增率達三○%,至於終極的全球市占率目標,則是二五%。產業人士分析,相較於小米,因其行銷策略遭其他品牌廠模仿,壓抑小米手機出貨表現,反觀華為,之前是因為企業背景,所有產品銷售幾乎都受到限制,不過在價格優勢下,華為的大型基地台率先開始突破封鎖,隨著上游的基地台設備足以跟國際大廠匹敵,華為再向下游擴展,自然難度也跟著降低,在上下游整合之下,智慧型手機產品能夠比其他競爭對手更強。聯發科Q1全年低點 將逐季走揚法人指出,華為衝刺智慧型手機,對於處理器的需求也將跟著大幅成長,聯發科將是主要受惠廠商,畢竟聯發科本來就是中國智慧型手機的重要處理器供應商,儘管聯發科二○一五年第四季財報不佳,部分原因是因為年底作帳調整,因此營收優於財測值,但毛利率僅落在財測低標值的三八.五%,較第三季下滑四.二個百分點,營業費用也季增二○%,導致單季EPS僅二.八元,季減率達四四%。不過法人也預期,聯發科的營運低點已經過去,由於平均單價及毛利率都較高的Helio晶片業務營收比重將持續提高,聯發科今年營收年增率將超過一○%,毛利率仍可維持在三五%到四○%之間。其中攸關聯發科晶片銷售的品牌廠自製晶片部分,外傳部分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廠將轉為自製,其中可能就包括小米,據傳小米可能將自製晶片用在紅米手機,儘管如此,一般預料,由於這必須投入大量的資金成本,對普通廠商來說並非易事,因此聯發科仍可穩居中國智慧型手機主要晶片供應商地位。法人預估,聯發科第一季營收將為五五八億元,毛利率雖僅維持與二○一五年第四季相當的三八.五%,不過將是全年低點,稅後純益將達四七億元,EPS為三元,也同樣是全年低點,第二季起,包括營收、毛利率、稅後純益、EPS都可望逐季走揚。聯詠鎖定三星 下半年送樣另外,隨著智慧型手機面板解析度越來越高,對面板顯示器驅動IC的需求也越高,法人指出,聯詠產品包括大尺寸面板驅動IC、電視系統晶片及小尺寸面板驅動IC。在大尺寸面板驅動IC部分,對聯詠較有利的,包括4K2K滲透率將由二○一五年的一五%左右增加到今年的二三%到二五%,中國面板廠有機會搶得韓國面板廠市占率。至於智慧型手機較相關的小尺寸面板驅動IC,下半年即可看到相關營收貢獻,並未落後同業。此外,聯詠也將三星鎖定為最重要的目標客戶,同樣規劃下半年將樣品交給客戶。法人預估,聯詠第一季營收約為一二○億元,毛利率約二八.一%,稅後純益約一四.五億元,EPS約二.四元。手機無線傳輸 晶技獲利新動能晶技是全球第三大石英晶體廠,因產業已高度成熟,每年獲利穩定,成為部分長線投資人的選擇標的。為了尋求新的成長動能,晶技逐漸將發展重心朝向感測元件、藍寶石、車用及新商機應用,如無人機、頭戴式顯示系統等,初步觀察已經看到些許成果。然而石英晶體仍是晶技主要的獲利來源,法人指出,石英元件具有穩定的電壓特性,能提供精準且寬廣的參考頻率、時脈控制、計時功能與雜訊過濾等,因此每支手機都需用到。目前手機強調的無線傳輸WiFi的網通元件,對石英晶體則是新的需求成長動能。除了手機應用外,法人指出,隨著ADAS電子輔助化系統興起,預估車用石英元件使用顆數將持續增加。而晶技積極擴大感測器發展,預估到第三季底總計月產能達到一百萬顆,另外晶技努力發展其他種類的感測器產品,包括陀螺儀定位元件、加速度感測元件及氣體偵測元件等。法人預估,晶技第一季營收約為二二.五億元,毛利率約二四%,稅後純益約二億元,EPS約○.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