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錢造就了本波台股的無基之彈,由一月中下旬低點起算至三月二十一的高點總共反彈了一二一二點(一五‧八%),以農曆年前加權指數收盤為基準,猴年的波段反彈亦達七七七點(九‧六%)。若以二○一五年底收盤起算,加權指數也彈了六%,而美股道瓊指數以去年底至截稿前高點漲一‧二%,S&P500指數漲○‧六%,Nasdaq指數下跌三‧四%,台股相較於美股甚至於其他主要股市已展現出相對的強勢。原因無他,就是仗著高現金股息殖利率及相對穩定的匯率。熱錢追高 滿足點到了嗎?當然,隨著大盤的震盪盤堅,整體市場的現金殖利率也會緩步下降。因此,熱錢追逐風險性資產的需求何時被滿足,這是投資人必須思患預防未雨綢繆的重要課題,我們以外部及內部環境分別說明目前市場概況。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葉倫在三月例會後的記者會,雖然示意不急於升息,但隨後鷹派勢力集結,公然與葉倫唱反調。十七名Fed理事中,有七位被點名隸屬鷹派陣營,主張今年應升息三~四次。其中,舊金山分行的威廉斯、里奇蒙分行的雷克、亞特蘭大分行的洛克哈特、聖路易分行的布拉德、費城分行的哈克等五人,更對外發言敦促Fed儘早升息,最快應在四月例會就進行討論。其實上述鷹派理事也非無的放矢,因為日前公布的二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二‧三%,創下二○一二年五月以來最大增幅,若非能源價格大跌(年減一二‧五%),CPI竄升的速度著實嚇人。幸好並非所有景氣指標都顯示復甦強勁,否則升息壓力將再度攀高。美國二月耐久財訂單經季節調整後較一月減少二‧八%,顯示美國企業在全球成長放緩、油價下挫、金融動盪等不利因素影響下投資縮水。目前尷尬的是,基本面數據不能太糟,否則有經濟失速的疑慮,股價基期已高,容易重挫;但是,基本面數據也不能太好(尤其是通膨),否則貨幣寬鬆政策逆轉,股市一樣重挫。似乎只能不好不壞、要死不活的數據才能維持現狀,不知是悲是喜?將焦點拉回國內市場,目前加權指數總市值二十五‧七一兆(三月二十五日),上櫃市值二‧七八兆新台幣,總共二十八‧四九兆元,而二○一五年台灣GDP為十六‧二○五兆元新台幣,以股市總市值除以GDP為一‧七五八倍(巴菲特指標),如果台灣GDP成長動能不足,上檔壓力確實沉重,行情不能永遠只靠熱錢(目前美股巴菲特指標約為一‧二)。台灣近年數值高點在二○一五年四月二十八日加權指數萬點時,加權指數總市值二八‧九六二一兆,OTC總市值為二‧八七五五兆元,合計台股總市值三一‧八三七六兆元新台幣,巴菲特比值約為一‧九六五。目前唯一有利台股的是,上市+上櫃公司整體股息現金殖利率約三‧六五%。而美股道瓊指數股息殖利率約二‧五七%,S&P500指數股息殖利率約二‧二%,Nasdaq指數約一‧三二%。如果台股持續向上挺升,現金殖利率將緩步降低,台股吸引力則下降,最後與美股條件收斂。所以就指數的角度而言,越往九千點挺進,腳步將越沉重。指標股1:台積電我們再以指標股細部剖析,投資人將更了解台股結構的輪廓。台積電市值早已創歷史新高(約四‧一三五兆),未來的發展該如何推估呢?由圖表一觀察,如果台積電總市值要再繼續向上成長,則必須見到營收持續拉升,提供外資持續買進的誘因。台積電總市值除以近十二月營收比值目前來到五‧○一,過去停留在五以上的時間並不長。這可能有兩種發展,其一是近十二月營收柱狀圖持續明顯增長,則台積電可續漲而比值在五以上停留時間較久;其二是營收增長不明顯,遇有國際利空則比值下降(股價下跌)。目前美股半導體大廠INTEL市值除以營收比約為二‧五九。指標股2:大立光由圖表二觀察,台股股王大立光面臨一樣的問題,由於營收動能暫時性熄火,先不管是季節性因素,還是面臨紅色供應鏈的影響,或者是兩者皆有。近十二月累計營收的柱狀圖不再挺升,讓大立光歷經股價巨幅修正後的反彈,市值/營收比值還是無法回到高點附近(目前比值為六‧二六,近年高點為九‧五七)。當然,也有可能是先前市場過度高估,因為美國Apple目前市值/營收比約為二‧二六,本益比約十一‧二倍。意思就是說,股王大立光要維持目前的市值或甚至增長,最好每個月的營收年增率是正的、明顯的成長率。指標股3:為升、同致、和大我們近一步看高價的汽車零組件個股,為升之所以維持高價與同致能持續大漲,基本上可由圖表明顯得知,其營收成長動能維持強勁。市值除以營收比的內涵意義是,先不管營運的所有成本及稅金,一家公司需要累積多少年的營業收入才等同目前的股票價格,因此,我們可用此模型約略推估哪一些公司估值可能偏高或偏低。因為在時間的推演過程,市場可能出現競爭者或其他需求變數。所以,市值除以營收比偏高的公司,除非有特殊的競爭門檻,否則對投資人而言,中長期風險增加。目前美股具指標性的企業,亞馬遜市值除以營收比約二‧五五,Google約六‧七七,Intel約二‧五九,Apple約二‧二六,都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市場流動性十分良好,將是未來的重要參考指標。其中的美股亞馬遜,雖然目前獲利很少,本益比高達四六六倍,但營收成長動能都保持在二○%以上,目前市值除以營收比約二‧五五,足供未來讓台股新創公司有一個參照標準。雖然不同行業有不同的特性及標準,但至少讓投資人有評估投資風險的參考依據。以上所述,主要目的是提醒投資人不要失去風險警覺性,未來不論行情如何走,總是會有成長透明度高,且價值被低估的標的出現,投資人可以現在就列表追蹤,配合技術面等待未來適當的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