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在競選期間提出八年完成二十萬戶社會住宅政策,在此之前,柯P亦曾提出八年興建五萬戶社會住宅,惟至今仍未見確實可行立竿見影的對策。再者,馬政府也曾計畫十年興建三.四萬戶社會住宅,另六.五萬戶以租金補貼方式填補,惟截至目前都無法真正落實,由此可見八年二十萬戶任務之艱鉅。現階段雖然社會住宅推動勢在必行,惟若要兌現競選諾言,非得先從取得土地資源著手不可。首先,活化公有房地早有共識,惟需中央與地方密切合作,再加上法令鬆綁與公權力配合,方可加速活化閒置或低度使用的公有土地與房舍。其次,善用閒置校園或學校預定地亦相當可行,按公立學校校地多位於市區,面積廣大,尤其國中、小學預定地,應善為開發供中繼住宅使用,或直接變更使用分區作為社會住宅用地。前不久有位新加坡估價師朋友應邀來台參加不動產鑑價論壇,他考察過台北市的土地開發利用後,感慨直言,就新加坡人的角度來看,台北市可開發利用土地還很多,即使是老舊市區。另外,淡海輕軌運輸系統已開工興建,如能結合淡海新市鎮第二期區段徵收計畫,即可大量增加土地資源。至於大台北捷運沿線,尤其是施工中與規劃中路線,如即將完工的機場捷運與「三環三線」,再加上桃園市捷運沿線土地,只要善加規劃與儲備,就可大量提供社會住宅用地。按「三環三線」捷運路網係涵蓋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亦即所謂的大台北生活圈,目前有些路線已通車,如文湖線、板南線;有些執行中如環狀線第一階段、新莊線、土城線延伸頂埔段、機場捷運線及萬大線等;有些規劃中如民生汐止線、環狀線之北環段及南環段、安坑線、三鶯線、淡水捷運延伸線與桃園航空城捷運線等,如能善加規劃與儲存,必能兼顧捷運運量與社會住宅用地之取得。因此,今後社會住宅推動,應首重土地資源取得,除活化公有土地,更應由閒置校園或學校預定地著手,更重要的是,大台北捷運沿線土地之開發利用。